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節儉的禦膳(第2/2頁)

王錫爵和李廷機是經常可以享受到這樣待遇的人,其余幾大部堂也可以享受到。

蕭如薰賞賜的食物大臣們哪裏敢挑食?

他們千恩萬謝的打算吞也要吞下去,結果一入口發現味道十分鮮美,明明菜式並不復雜,常見的食材,但是卻能做的很好吃。

時間長了,禦膳房的廚子都摸清了幾位經常被皇帝賜食的大臣們的喜好,比如王首輔喜歡吃驢肉,李次輔喜歡吃羊肉,葉部堂喜歡吃魚,劉部堂喜歡吃燒鵝。

於是大臣們漸漸感覺留下來的時候吃的都是比較對胃口的飯食,感受到了皇帝的照顧。

他們覺得非常的榮耀,偶爾去光祿寺機關食堂吃飯的時候,也不忘宣揚一下在禦膳房吃到的美味,裝個逼。

比如劉黃裳就和同僚們說起過皇帝的禦膳房理有位善於做燒鵝的廚子,燒鵝又嫩又鮮美,食之回味無窮難以忘記。

也有人詢問過王錫爵吃禦膳的感受,王錫爵就說從沒吃過那麽美味的驢肉,皇恩浩蕩,老王無以回報,只能盡心竭力為陛下為大秦辦事。

於是,無形之中,被皇帝賞賜吃禦膳房的食物成了一種十分榮耀的事情。

但凡有誰能吃到,都是值得大家羨慕的事情,甚至還有人從其中推測政局的走向以及皇帝對某些人的感官,十分有趣。

蕭如薰是覺得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無非就那麽多,肉蛋菜湯加米飯,口腹之欲也就那麽多東西,非要吃一些珍奇食材只能造成不必要的鋪張浪費。

皇帝是全天下最不應該暴露自己喜好的人。

這份食單也是考慮到振邦跟著自己吃飯而安排的,吃肉吃魚吃蝦吃菜,保證營養的全面均衡,也就夠了,平日裏奢侈的是肉,冬日裏奢侈的是宮內暖房裏種植的蔬菜和飯後的水果,還不夠嗎?

在這個平民百姓四五口之家五兩銀子過一年的時代,他的皇家一家五口,一天就用五兩銀子,還不夠體現皇家尊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