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黑閻王與黑無常(第2/2頁)

銀子的購買力極高,一兩銀子足足可以買三百七十七斤米,肉食的話,一斤豬肉0.02兩,一斤羊肉0.015兩,一只大雞0.05兩,一只大鵝0.2兩。

等於一兩銀子可以買五十斤豬肉,可以買六十六斤羊肉,可以買二十只雞,可以買五只鵝。

這些銀子光是拿來買豬肉每天就能買兩萬一千斤,米能買十五萬八千多斤。

這還只是內廷消耗,內廷的皇家和宮女內侍們在吃上面的消耗。

不算光祿寺做的飯菜,光祿寺做的飯菜宮人是沒有資格吃的,他們只能自己領祿米自己在宮外做好然後擡到宮裏熱熱再吃。

光祿寺只給有身份的人做飯,比如皇帝皇族,比如一些臣子,在宮裏面當差的人之類的,還有逢重大節日,光祿寺要操辦宴席,光祿寺所消耗的銀兩可不比內廷要少。

但是嘉靖以來宮內貴人都不在光祿寺吃飯了。

光祿寺的飯菜那麽難吃,是人都知道,起初是沒辦法,連皇帝都老老實實吃光祿寺的飯菜,更何況其他人?

可後來,從嘉靖開始,皇帝自己帶頭不吃光祿寺的飯菜,那大部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誰會去吃?

各宮嬪妃都有自己的小廚房,太後太子公主之類的貴人們也不會去吃難吃的大鍋飯,連後來皇帝都跟著太監系統開夥吃飯,足以證明有身份的人根本就不在光祿寺吃飯。

後期在光祿寺吃飯的只有那些剛剛做官沒什麽關系的小新人和不受待見的老古董。

這樣一來,光祿寺所制作的飯食到萬歷年間已經沒什麽人吃了,存在感極度下降,逐漸被內廷夥食系統給取代了,內官開始掌控皇家的飲食,然而在消耗上卻不見有多少下降。

內廷加外廷算在一起,每月幾萬兩銀子如流水一般花沒了,可這其中到底是有多少是花到實處的,那還真不好說,就明後期那朝廷上下貪汙成風的模樣,能有三成被用在實處就很好了。

萬歷時期,皇帝一天能用掉十六兩銀子用來吃喝,後來逐步增多,到崇禎時,一天有二十多兩銀子,還僅僅只是皇帝一人,不算其他皇家貴族,太後妃嬪之類的。

真要算起來,那時候皇家一天用在吃上的怕是不會少於五百兩銀子。

大秦定鼎,分設禦膳房,把皇族飲食從光祿寺的名義負責上也給剝奪了,徹底不和光祿寺玩,之後對原明各大宮內的人員進行清洗。

立國之前,內侍宮女就被沈一貫刷了一批,內廷大清洗之後,又被刷了一批。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五百多內侍和五百多宮女,後來宮中又招募了一批宮女,現在宮中內侍五百多,宮女八百多,加在一起也才一千三百多人,都在內廷系統內的專門食堂吃飯。

皇族人數少,又不在光祿寺吃飯,去光祿寺吃飯的主力人員就成為外廷內廷的官員了,還有新增加的調查司和審計司兩司官員數百人。

光祿寺的存在感被大大的削弱了,外廷每月所耗在吃上面的費用較之萬歷二十五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八十。

內廷也一樣,隆武元年四月到八月這五個月間,內廷平均每月在吃飯上的花銷不過兩千兩。

兩千多人的內廷,每日不過六十多兩銀子,比之萬歷二十五年同時期宮廷內關於吃的支出足足減少了六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