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嫡長子(第2/2頁)

賢明是可以偽裝的,更是可以通過利益的交換來獲取的。

一個皇子心懷天下,對待官員不留情,為了保護國家根本利益而願意對官僚出手,即位以後清洗吸血的官僚,這樣的人在官僚當中的名聲自然不好,大家都認為他嗜血殘暴,不能做皇帝。

而另一個皇子善於籠絡人心,保護官僚集團的利益,官僚會說他不好嗎?

百姓不識字,沒有話語權。

於是“天下”肯定都說另一個皇子賢明,是古今第一賢明之人這種話都能說出來,那他登基之後,國家利益都被官僚吃光了,國家的根基就會受損。

那這個時候,如果立賢不立長,那就是保護官僚利益的皇子登基,國家就等著完蛋吧,皇權就等著被削弱吧,大政府就等著成為小政府失去天下吧。

一旦確立立賢不立長,朝政的中心就變了,什麽平叛安民和邊疆穩固,這些事都變得再也不重要了。

朝廷裏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誰要來當太子,誰來繼承著偌大的家產,大家的精力都在這上面,沒人關注國家大事了。

歷史上,此類紛爭史不絕書,一旦產生這樣的爭執,那麽到了最後,所謂的誰最“賢”其實關系已經不大,關鍵的問題在於天下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派系,群臣各執立場,是非變得再不重要,利益當頭。

大家都為了最後的勝利爭的頭破血流,已經武裝起自己刺刀加身,恨不能將對方直接幹掉證明自己是對的。

相比於立賢不立長,嫡長子繼承制不容操作,不容置疑,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