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3/3頁)

它不需要和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國內任何階層分享權力,地主、士大夫已經不復存在,中國自主誕生的儒家文化所維系的唯一可以對抗皇權甚至是架空皇權的階層力量已經徹底消失,未來也不會誕生,因為明朝的例子就在眼前。

全世界範圍內,只有這樣一個例子,這樣一個雖然成功卻付出極其慘重代價的例子,將一個國家內除了政府之外的力量全部摧毀馴服的例子,統治最為幹脆徹底的例子,同時也具有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極強的隱患,但是不論可取不可取,這至少是一種方式。

蕭如薰在陳龍正和利瑪竇出發之前單獨找到了陳龍正,和他詳細的說了一下關於羅馬教廷的事情,因此當陳龍正知道羅馬教廷來人的時候,他並非對羅馬教廷的目的一無所知,他知道,蕭如薰所囑咐的事情裏面,只有這一件事不能允許利瑪竇參與決策的。

羅馬教廷來的是一位樞機主教,等級上比利瑪竇高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別,但是鑒於利瑪竇此時此刻身份的不同,以及教廷渴望在中國傳播基督教的目的,所以這位樞機主教對待利瑪竇是相當的客氣,對待陳龍正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陳龍正不是基督徒,更加客氣。

他此來的目的很簡單,詢問一下利瑪竇目前的傳教情況,還有詢問一下陳龍正,他背後的那位中國將軍是否可以允許基督徒在他的轄區內正式傳教。

利瑪竇已經把蕭如薰的基本情況告知了這位主教,主教就知道,蕭如薰實際上算是一名貴族領主,下轄有一百多萬的人口,影響力遍布東南亞洲的幾十個小國家,近千萬人口,也就是說,如果得到這位中國將軍的支持,至少,基督徒們可以在這些國家內正式的不受牽制的傳教,而不像在中國內陸那樣,連進入中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羅馬教廷對遲滯難以發展的中國傳教事業相當的不滿和急切,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是它提升威望所必需的,威望日漸降低的羅馬教廷迫切的想要恢復十字軍東征以前的地位和權勢,想要重新威壓整片歐洲大陸,以將那些把世俗權力壓在教皇權力頭上的君主給狠狠的壓制住,為此,它迫切的需要中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