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萬歷二十二年年末

萬歷二十二年年末的時候,一艘從菲律賓駛來的明軍戰船抵達了仰光港口,在港口卸下了幾箱貨物,然後由士兵護送前往仰光城。

在如今大明所完全掌控並且發展的唯三城池之一的仰光城裏,這支小部隊的到了充分的休整,然後再更多軍隊的護送之下,一路前往如今大明在緬甸鎮的統治中心——勃固城,更準確的一點來說,是正在勃固城內的鎮南侯府。

緬甸鎮,兩倍於朝鮮的這塊土地,十二漢民和五千軍隊的主宰者,就住在那座鎮南侯府裏。

蕭如薰得知這艘船回來的消息之後,大喜過望,親自出城迎接,遠遠望見士兵們護送著幾輛大車回來的時候,他就直接縱馬過去,親眼看到了黃澄澄的玉米棒子還有一顆一顆土黃色的馬鈴薯的時候,他歡喜不已。

玉米和土豆,是世界糧食排行榜上的第三名和第四名,在有數的歷史上,玉米和土豆曾經拯救了小冰河期的中國,將中國從滅亡的邊緣線上拉了回來,那是在明末,崇禎時代,中國人口銳減,從兩億多人降低到了數千萬人,刨除滿清的血腥屠戮和戰亂所導致的疫病流行,溫度驟降導致的糧食減產才是主要殺手之一。

可惜的是,終明一代,沒有人提出將土豆和玉米作為糧食大範圍耕種。

正德年間,玉米就傳入了中國廣西,稍晚些時候,土豆也傳入了中國,然而此時此刻,並沒有人意識到,中國已經得到了可以挽救國運的兩樣糧食作物,百年間,沒有人發現玉米和土豆的驚人產量,也沒有人嘗試將他們作為糧食作物耕種,他們被視作珍稀物產,價格昂貴不說,產量極低,只有豪門大戶才能用到,才能吃到。

然而此時此刻的豪門大戶萬萬想不到,數十年後,在滿清南下中原大地一片腥風血雨的時代裏,在嚴寒遍布神州的時代裏,他們所視若珍寶的珍稀產品成為了挽救中國僥幸幸存下來的數千萬漢人生命的生命之果。

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一個笑話,一群野蠻人開化沒有幾十年就敢說自己能開創盛世,自己能建立政權統治幾千萬人,但是大明真的是運氣太差,而滿清運氣又太好,在那個嚴寒的時代,水稻小麥等傳統作物紛紛絕收,人們絕望之余,卻發現從未重視過的土豆在嚴寒的苛刻環境之下,綻放出了生命之光。

“土豆能在寒冷的天氣下生長出來!”

這樣的消息席卷了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成為了唯一的希望,在戰亂消弭、滿清建政之後的那個時代,因為嚴寒而一籌莫展的滿洲人終於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正因為嚴寒而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被因為沒飯吃而暴起的漢人趕回老家去的他們,欣喜若狂地宣布這個消息,將土豆認為是上天賜給他們的寶物,正好昭示了滿清統治中國的合理性,無可辯駁。

該怎麽辯駁?大明擁有土豆一百年,卻未曾了解到土豆是拯救它的關鍵所在,至少能夠在已經無法生長小麥和水稻的土地上長出來,能長出來,能吃,就能遏制流民,就能給人們希望,不至於讓人人都去跟著李自成“闖”,大明就能騰出手來應付滿清,不至於兩線作戰,那個糜爛的狀況下,土豆是唯一的希望。

可是大明卻沒有把握住,偏偏讓滿清撿漏了。

時也?命也?

至於玉米,那是錦上添花之物了,對於那個時代的大明來說,土豆才是唯一破局的希望所在,能夠延續大明國運的關鍵所在,土豆可以在漸漸不適合生長小麥等作物的北方土地上生長出來,以較高的產量和較高的能量維持農業帝國在北方的軍事力量,只要有土豆,只要能生長,維持一定的產量,就能讓軍隊繼續駐防,就能留住農民,留住國土,漢人的勢力就不會南遷。

當然,對於眼下的蕭如薰來說,玉米才是最重要的,和水稻一樣,玉米是喜歡濕熱環境的,越濕越熱,生長的越好,這恰好契合了緬甸的濕熱氣候,全年溫度極少降到二十度以下,最北端的山區也不需要穿厚實的衣服,雲貴高原延綿的山地將從大明北方南下的嚴寒氣流阻擋住,留給緬甸的依然是一片溫熱。

上天賦予的熱土,只需勤勞肯幹,就絕對不會餓死的所在。

在來自關中的逃難老農們的解釋之下,蕭如薰知道他們的心中是如何的嫉恨這片土地不是他們的家鄉,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就不用背井離鄉來到這裏了,然而,事實已經如此,就不要再做過多的強求,能夠在這裏定居繁衍,未嘗不是一件讓人歡喜的事情,除了悶熱的氣候讓他們不太適應之外,一切都還好。

慢慢的,他們也會適應這裏的氣候,子孫後代也會習慣這裏的生活,他們將在這裏紮根,生活,繁衍,永遠的居住在這裏,一如之前的數百年,他們居住在關中那片土地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