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戰後(第2/2頁)

等到笑累了,朱翊鈞才開始關注整個戰況過程,這個戰況過程他會根據葉夢熊的軍報、梅國楨的奏折還有錦衣衛的密折來一起判斷,其中,錦衣衛的密折毫無疑問含金量最高,最受到他的重視。

張居正死後,朱翊鈞親掌錦衣衛,大肆裁撤張居正和馮保的勢力,把自己的親信放在錦衣衛裏面,同時注意保護錦衣衛的外部情報網,從內庫直接撥銀給到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數年之間,已經打造出了一個超越嘉靖和隆慶時代的錦衣衛情報網。

世人皆以為錦衣衛的情報網都是對內,監視大臣誣陷大臣,所以恐懼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錦衣衛不僅僅將自己的情報網遍布大明國之內,也將情報網撒向了大明周邊的敵國和藩屬國之內。

兩百年之功,將大明周邊的無數個藩屬國和敵國全部滲透,這些地方有任何異動,最先知道的是錦衣衛密探,第二個知道的是指揮使,第三個知道的就是皇帝。

然而當錦衣衛指揮使不能幹或者被卷入政治鬥爭或者幹脆就是他人棋子的時代,錦衣衛的對外威懾力就要小很多,而集中力量應對內部,但是當錦衣衛完全掌握在皇帝手裏,而錦衣衛指揮使又相當能幹的時候,錦衣衛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現任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就是一個相當能幹而且忠誠於皇帝的人,朱翊鈞之所以可以看透那些朝臣的招數,並且在不上朝的數十年間依然以某種方式控制朝政,若是沒有駱思恭的付出,是難以想象的。

就好像哱拜之亂,錦衣衛的密報比八百裏加急文書還要早一天送到,朱翊鈞接到邊關急報的時候已經打好了腹稿,做好了安排,以最快的速度將此事安排下去。

而後魏學曾的私自勸降,蕭如薰的種種功勞,還有叛軍的動向等等,全部都被錦衣衛記錄在案,發回原地,魏學曾自己都受到過錦衣衛的情報相助,但是魏學曾現在已經垮了,沒來得及把這個消息交付給葉夢熊,當然,這並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