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鋼材緊俏

不過程恒生卻很不識趣,看大家都放松下來,突地來了一句:“陛下,微臣剛剛想起來一事,現在才來得及說。就是我們中華帝國如今就算想要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暫時可能也修建不成。原因就是鋼軌完全不夠!

除非工務部那邊能短時期內提供一大批鋼材制造鋼軌,或是商務部的外貿局能立刻盡快采購大批鋼材甚至鋼軌,總共125萬噸鋼軌,就算如今只修建修建6000公裏,也要60萬噸鋼軌。

如今鐵道司那邊早就沒了多少鋼軌庫存了。這些年,幾乎除了像克虜伯火炮和鐵甲艦等軍艦以及一些機器設備的制造之外,其余的工務部下屬的各大鋼鐵廠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鋼材,都被用來制成鋼軌,一送入鐵道司便被運往修建鐵路的前線工地上。

整個交通部的鐵道司下面,也僅僅只有7萬噸鋼軌,這其中有4萬噸正準備調往川陜修築西安至成都以及成都至敘州這段的鐵路線,而另外3萬噸是為蘭州至伊犁之間的鐵路儲備的。

除了這7萬噸,微臣估計整個帝國,包括各大鋼鐵廠和外貿局下屬的各倉庫、各省供銷社的倉庫等,也不會有太多鋼材。”

聽到程恒生的話,馮雲山才猛地醒悟過來:是啊,以如今中華帝國的鋼材存量,根本就不夠修建如此長距離的鐵路。

他剛才一心想著那12億聖元的投入上面,倒沒有很在意125萬噸鋼軌的問題。現在經程恒生一提醒,才回過神來:可不是,自己先前記得需要這麽多的鐵軌是個問題,還問了下曾觀瀾如今帝國內部的鋼材產量是多少,每年進口多少。可沒想到,曾觀瀾死腦筋,一直較真著想說服自己不要修建環西伯利亞大鐵路,並且還一直從12億聖元的投入上面去勸諫自己。曾觀瀾也根本沒回答自己的鋼材問題,而自己也被一氣之下給搞忘記了。

作為中華帝國的皇帝,最近些年帝國逐漸走上正軌,發展也朝著他設定的方向往前邁進,性格使然,馮雲山並沒有太多的將權力死死抓在手中。這正是他設置內閣的目的,原本就是想建立一個類似君主立憲制的帝國,內閣總理對自己這個皇帝負責就行了,所有的具體事務,由內閣總理和內閣各部去理會。

正因為這樣,馮雲山這個甩手掌櫃並不是很清楚帝國的鋼材產量如今具體到底是多少,他還只是記得在三四年前的時候,中華帝國的鋼鐵產量達到10萬噸,而生鐵產量卻有130萬噸,當時他還鼓勵那些鋼鐵廠長和工程師們好好研究,攻關提升技術,將如此多的生鐵盡可能多地轉化為鋼材,滿足帝國龐大的建設需求。因為當時修建鐵路加上其他的各種工廠搭建、軍工武器的制造,當年還從西洋進口了將近3.5萬噸的鋼材,馮雲山有些印象。

如今雖然三四年過去,即便以帝國跨越式的發展,也不可能短短幾年生產出上百萬噸的鋼材。何況每年都是供不應求,許多省份的巡撫在年底進京述職的時候還老愛哭訴鋼材水泥化肥等供不應求,請求朝廷多批準點份額給他們。即便生產得多,進口得多,估計也存不下多少,早被搶出去了。

想到這裏,馮雲山心中一動,想知道自己的帝國到底在鋼材方面情況了,便問道:“曾愛卿,程愛卿,你們兩人與鋼材打交道最多,給朕說說,帝國如今的鋼鐵生產和進口情況如何?”

程恒生顯然真的不大清楚,他只是交通部的副部長,一門心思紮在鐵路、官道馬路等交通建設上面。只是因為鐵路修建需要鋼軌的原因,才稍稍了解一點鋼材的信息。

曾觀瀾顯然對帝國鋼鐵產業大體上還算了解,立刻回稟道:“回稟陛下,微臣糊塗,微臣剛才忘記給陛下稟報鋼軌的供應情況了,還請陛下恕罪!微臣記得一些工業數據,就背給陛下聽聽。太聖六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4000萬噸,生鐵產量達到130萬噸,鋼材產量10.3萬噸,水泥產量400萬噸的規模;太聖七年(1860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6000萬噸,生鐵產量達到160萬噸,鋼材產量14.5萬噸,水泥產量700萬噸的規模;太聖八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8500萬噸,生鐵產量達到210萬噸,鋼材產量18萬噸,水泥產量1200萬噸的規模;太聖九年,也就是去年,整個帝國煤炭產量達到1.2億噸,生鐵產量達到260萬噸,鋼材產量23.5萬噸,水泥產量1500萬噸的規模;今年已經接近歲末,雖然數據還沒統計出來,預計整個帝國的煤炭產量能達1.5億噸,生鐵產量達到320萬噸,鋼材產量能達30萬噸,水泥更是能達2000萬噸。而這期間,每年從西洋諸國進口的鐵軌等鋼材,從太聖六年的4萬噸,到去年的8.2萬噸。而這些,大部分都是鋼軌用在各地鐵路的修建上面了。也正因為我們從西洋諸國購進的鋼材太多了,導致海外這幾年的鋼材價格飆升,甚至連想多購買一些,都買不到了。帝國具體每年的鋼鐵消耗使用數量,一直無法完全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幾乎每年的生鐵和鋼材的產出和進口之後,幾乎沒有滯存的現象。也就生鐵方面,在各省的供銷社會存儲部分,也只是用於給各省的大型工廠和五金廠用來作為原材料備貨中轉的,一般中轉期的備貨量也不會超過半年。各地還經常出現叫苦說鋼鐵不足的情況,也正因為如此,商務部的外貿局從洋人那邊的主要進口貨物中的一項便是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