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

京都。二條皇城。

長州藩藩兵在全占京都城之後,便立即召集一幹人員,在二條皇城中擁立他們解救出來的皇太子睦仁親王登基。次日便舉辦了踐祚典禮,正式繼承天皇大統。

登基的當天,新任的七歲的天皇,在原孝明天皇的侍衛官巖倉具視的陪同下,對朝堂下的京都官員頒發了《新皇敕諭》:廢除攝政、關白、幕府;設總裁、議定和參與三職;進而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作為施政方針,並把一切恢復到神武創業之初作為新政的理想。

通過《王政復古大號令》,由新天皇正式諭令:廢除幕府,並命令征夷大將軍德川家茂辭官、納地,交出所有的封地和兵權,自行趕赴京都二條城來朝賀新天皇。

並且,新天皇昭告全國,學習西方組建新式政府,命熾仁親王為太政大臣兼總裁,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四國藩藩主山內豐信均為副總裁,宮廷侍衛官巖倉具視為議定,桂小五郎為總裁局顧問兼參與官,高杉晉作為總裁局顧問兼副參與官,構成朝政主要官員。而明眼人一眼能看出,巖倉具視、桂小五郎和高杉晉作這仨人組成為了朝廷的核心。

遠在江戶的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才14歲,當時便嚇得驚慌失措,好在有將軍府的主要掌權者大老井伊直弼的策劃,幕府迅速調集四周的軍隊,派出京都附近的會津、桑名兩藩藩兵一共14000余人,再加上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家臣小粟忠順率領的23000幕府親兵,合計37000幕府軍,由幕府家臣小粟忠順作為主將,在大阪會合後,沿澱川北上,兵分兩路向京都進發。

一路以幕府親兵為先鋒向京都西南方的鳥羽推進,另一路以會津藩兵、桑名藩兵為先鋒向京都東南方的伏見進軍。

得知幕府軍隊出征,新政府的倒幕軍隊立即召集4萬軍隊,也分為兩路上前迎擊。由桂小五郎和高杉晉作率領15000名長州藩兵防守鳥羽,而由山內豐信率領16000名四國和其他倒幕藩兵防守伏見,剩下的6000名反幕聯軍作為預備隊守衛設在二條城和東寺兩處,由毛利敬親和巖倉具視兩人分別指揮。

到黃昏時分,戰事首先在鳥羽打響。

不得不說,長州藩兵使用的雖然是舊式火繩槍為主、夾雜從荷蘭商人那買來的部分燧發滑膛槍,還有不少以前從荷蘭人那裏采購的大炮。關鍵是訓練有素,他們早在十余年前便圍繞開港問題的中央政局和海防需要出發,采取富國強兵和重商主義的政策,財力和軍事都頗為強大。與此對比的是自以為裝備精良的幕府親兵,還是制式的武士刀和弓箭、長矛等冷兵器為主,夾雜一些土銃和部分從中華帝國那邊買來的鳥槍之類的火器,當然,這還是有財力的幕府親兵了。像會津藩兵和桑名藩兵,甚至連鳥槍等火器都沒有,只有一些武士刀等冷兵器,甚至一些藩兵連竹刺、木棒之類的也一路席卷過來了。而且,因為來得匆忙,只帶了幾十門小型火炮,武器明顯相差較大。

於是勝負可以想象了。

幕府親兵數千人的先鋒隊,在新選組的帶領下,率先沖向鳥羽的一個由桂小五郎領著的長州藩兵鎮守的半月形陣地。桂小五郎一聲令下,長州藩兵早就架設的數十發大炮猛地開火,第一輪炮彈就擊中幕軍縱列頂部的一個武士隊,這是幕府親兵的指揮官的親兵隊,隨即又是雨點般的火槍槍擊,幕府親軍頓時大亂。

等小粟忠順好不容易穩住敗勢,組織幕府親兵還擊,他親自率領上千親軍隊,手持武士刀向幕府軍守衛的半月形陣地進行了白刃沖鋒,但這些幕府武士雖然精於刀劍,又怎是火器的對手,只沖鋒兩個回合,便折算數百人,剩余地一下便被槍彈擊退。而這時,天色暗了下來,高杉晉作親自率領“奇兵隊”猶如獅群下山,也是手持武士刀沖向幕府親兵大營進行了白刃戰,久經操練的“奇兵隊”隊員本就是身強力壯的長州藩武士,勢不可擋,幕府軍無法抵禦“奇兵隊”的夜襲,而後,其余的長州藩兵一擁而上,將幕府親兵擊潰,幕府親兵在小粟忠順的帶領下,連夜逃往澱城。

而另一條戰線,鳥羽以東不遠的伏見,這座京都南邊十余裏的小鎮的東南邊一處叫奉行所的堡壘處,幕府一方的會津藩兵和桑名藩兵,也在桑名藩主的率領下,向駐守在這裏的四國藩兵和其他倒幕藩兵發起了進攻。四國藩與其他倒幕藩兵也都是刀劍甲胄和弓箭等冷兵器為主,於是乎,雙方進行了殊死戰鬥,死傷慘重。

幕府的會津藩和桑名藩聯軍多次沖擊奉行所,並花費巨大的代價一度占領奉行所和堡壘所在的桃山,但均被四國藩及其他倒幕藩兵擊退。雙方在桃山山坡上進行了慘烈的白刃戰,夜幕中數千人死傷,雙方一直戰鬥到深夜,還勝負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