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完善征兵制度(下)

聽完毛奇的解釋,總參謀部的眾人都恍然大悟,皇帝這是想借鑒普魯士的普遍義務兵役制,難怪這個洋鬼子毛奇一來,便任命作戰處處長的高位。

果然,馮雲山清了清嗓子,直接宣布道:“朕覺得目前的討虜軍兵力太少,嚴重不符合帝國軍事需要。因此,必須要擴兵。但不能像以前的太平天國那樣招收民壯,湊人數擴編。為此,朕想效仿普魯士來進行,此次涉及到總參謀部的職責和人員職位變動,希望眾愛卿有所準備。日後,帝國的軍隊分為四類,一是常備軍,二是準常備軍,三是後備軍,四是地方民兵。其中現役的討虜軍甲等師和乙等師全部轉為常備軍;其余的討虜軍,地方守備旅全部轉為準常備軍;新組建一支預備役部隊,由抽調的討虜軍將士和退役士官擔任軍官,包含退役士兵和新兵組成預備役部隊,為後備軍;預備役服滿若幹年後退役,轉為地方民兵。這樣,一旦發生戰爭,便能有數量眾多的兵員可派。”

馮雲山不待眾人消化完,便繼續道:“朕準備在中華帝國新設立國防部,由義王石達開來出任這個國防部部長,提升左宗棠為總參部總參謀長,任命毛奇為討虜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兼作戰處處長。新設立的國防部,對內閣負責,主要職責為統一管理帝國的武裝力量的建設,如常備軍以及後備軍、民兵的征集、編制、裝備、訓練、軍事科研以及軍人銜級、薪給等。而總參謀部只對討虜軍的最高統帥——也就是朕——負責,主要職責為執行朕的旨意,制訂一切作戰計劃並負責實施。”

馮雲山的這句話,讓眾人大吃一驚。這樣一來,總參謀部的地位大大提高了,簡直與內閣提高到相同的地位。內閣也是直接對皇帝負責,而總參謀部也是直接對皇帝負責,不同的僅僅是內閣負責除軍事外的國家各方各面,而總參謀部只是軍事方面。但沒有軍事,一切都是空談,這特殊的地位便決定了總參謀部的地位絲毫不弱於內閣。

這樣說來,這左宗棠的實權可就大了,比義王石達開的這個並沒有實際軍事指揮權的國防部長來說,權力要大很多。而那個洋人毛奇,不知為何,陛下更是看重,本以為直接任命為作戰處處長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沒想到這才沒多久,又直接提升為總參謀部的副總參謀長。這種重視程度,整個帝國之中,也一時無兩啊。

眾人羨慕之余,更是暗暗憋著一口氣,要幹出名堂來,否則再出來幾個洋人,將他們位置都搶過去,他們這幫跟隨陛下的聖國老人,可就臉上掛不住了。不過,對於陛下的這個決定,他們絲毫不敢有所懷疑,看伍大人翻譯的那毛奇的話裏來看,的確很有一套。

馮雲山直接宣布:“總參謀部負責將帝國軍隊的改組計劃列出來,朕要看到在一年以內,常備軍兵力達到六十萬兵力;準常備軍兵力達到四十萬,後備軍兵力達到五十萬,地方民兵五十萬規模。所有軍費開支,列出各預算清單,和財稅部一起提交給朕看看。三天後,朕要看到詳細計劃。”

等眾人散去,馮雲山又將左宗棠和毛奇以及伍崇曜三人留下,仔細交代一番。

對於毛奇說的普魯士的征兵制度,馮雲山很是贊同。不過,他記得在即將到來的兩年之後,普魯士又在戰爭部部長的主持下,對兵役動員制度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改革,將預備期服役時間延長,並將一部分後備軍訓練成常備軍。正是這種強化常備軍,弱化後備軍的做法,將原本常備軍服役2年預備役、3年現役一共5年,而後備軍服役14年的規定,常備軍服役8年,後備軍服役11年,主要的做法,並增加每年征召入伍的士兵數量,這樣一來,便顯著擴大了常備軍人數。

同時,馮雲山又和左宗棠和毛奇兩人討論了軍官培訓制度。這方面,馮雲山並沒有很好的想法,他直接放毛奇將普魯士的軍官培訓傳統說出來參考。

“陛下,普魯士的軍官培訓,主要是從軍事家沙恩霍斯特創建的軍事學會為基礎,建成了柏林軍事學院,著重培養高水平的總參謀部軍官。他要求總參謀部軍官與現役作戰部隊中的軍官,比如旅團長、營長等定期相互調換,以保持總參謀部的活力與軍官輪流鍛煉。後來,普魯士戰爭部又開辦了候補軍官學校,師旅辦學校、炮兵工程兵等技術兵種學校,初步建立起軍官培訓的制度。”毛奇說完,面含期待地看著馮雲山,似乎意猶未盡。

因為毛奇語速過快,而且口音奇怪,本來自認為英語不錯的馮雲山,竟然只聽了個半懂不懂的,無奈,只能通過伍崇曜朝他翻譯道:“毛將軍還有什麽建議麽?”

在馮雲山印象中,似乎原本再過兩年,毛奇便會出任普魯士的總參謀部總參謀長。然後,他便進行了總參謀部的一些改革,這其中,便有對軍官的培養一些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