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配享太廟(第2/4頁)

見趙青山一張老臉愈發苦澀,賈琮心裏既好笑,也有苦難言。

他也知道,以當下的目光來看,此舉實在勞民傷財,完全是拍腦袋下的好大喜功的決定。

可他又沒法同他們解釋,後世天朝被所謂的第一島鏈封鎖在大陸內,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屈辱,付出多大的代價和努力,最終才在南海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現在大概是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將那些故土一塊塊收回來,再大量移民以中華文化同化之。

如此,待二百年後,再有人想將中國“圈禁監視”起來,卻是癡心妄想。

另外,隨著注定會發生的人口暴漲,齊魯百姓就算不南下,也少不得北上去闖關東。

那條路,要比南下之路悲慘何止十倍!

後世許多人都只知道山東人闖關東的熱鬧,卻不知那原是一條何等悲壯慘烈之路!

最後一點,便是賈琮想利用這次機會,對生滿腐爛臭肉的邊軍進行一回不見血的大清洗……

但這些話,卻沒可能說出來。

否則,趙青山必定認為他瘋了……

所以賈琮只能微笑道:“太傅,孤也知孤此次莽撞了。憑借一些淺薄的見識,一個沖動,就做下了這個決定。孤實在太想為齊魯的貧困百姓尋一條出路……不過太傅放心,孤雖不通朝政,但頗有些賺銀子的能為。孤有一份西洋雪花洋糖的方子,這兩天就要把它賣了,多了不敢說,但千八百萬兩銀子還是有的。這些銀子,孤分文不取,悉數送入國庫,用來賑濟山東百姓。孤還會再想些其他法子弄些銀子來,為太傅和諸卿分憂。總而言之,孤只有一個期望,那就是看到災荒之年齊魯大地上絕不會出現易子相食的人間慘劇發生。拜托太傅了!”

趙青山聞言,面色大為動容!

大乾何其幸哉,能得如此賢明之儲君!自古只多見搜刮酷烈的君王,何時能見主動為臣子分憂的君王?

尤其此太子,還如此禮賢下士,體貼臣子,相比先帝,這位儲君簡直……

忽地,一股強烈的酸楚和哀絕之意湧上心頭,趙青山強忍此意,紅著眼,顫著方口,哽咽道:“殿下放心,臣會下令,沿途各縣府州郡,盡最大力氣,幫助齊魯百姓南下遷移。南省富庶,夏糧剛收,總能熬過……熬過此關的。”

賈琮見趙青山霎時間面色如此悲情,不解問道:“太傅,可是孤哪裏做的不妥,太傅大可直言,孤非聽不進諫言之人。”

此言一出,趙青山忽然跪倒在地,放聲大哭道:“非因殿下之故,臣乃思及元輔,若元輔得遇殿下,何至於,何至於……”

他說出此言後,西暖閣內諸臣的面色驟變。

連賈琮都微微變了面色……

說心裏話,坐上這個位置後,許多事的看法都漸漸變了。

曾經他也覺得崇康帝何其刻薄寡恩,竟容不下手下的頭號功臣寧則臣,也容不下他那樣的功臣……

但坐上監國太子之位後,賈琮自省時想到,若是他手下的官員,八成皆出自宰相,宰相還是一手創建了新黨的魁首。

大乾封疆大吏,幾乎皆出自其門下……

賈琮自忖他晚上都未必能睡得著覺。

尤其是在兵權還不在他手中之時,更加煎熬……

甚至賈琮根本做不到寧則臣那一步,不會將大權如此集中在一個臣子手中那麽多年。

位置變了,看法自然也就變了。

當然,若他還是人臣而非太子,那麽此刻崇康帝依舊是個寡恩之君……

而在趙青山看來,天下大概再無一人能忠誠勝過寧則臣的。

但這樣一個為了朝廷為了君王嘔心瀝血之人,最後竟生生被逼死……

可想而知趙青山心中有太多的恨意,對於此刻還停靈在奉先殿內的那人……

念及此,賈琮心裏輕輕一嘆,看著地上哀慟大哭的身影,問道:“太傅,可有何所求否?”

趙青山聞言,忙收斂了情緒,擡頭看向賈琮,直言道:“臣想請殿下厚待元輔身後事!”

賈琮聞言一怔,道:“太傅是否有所誤解,朝廷並未薄待文忠公之後事,原是孤親自安排的……”

趙青山搖了搖頭,面色忽變得猶豫起來,不過終究還是一咬牙,大聲道:“臣鬥膽,懇求殿下,能將元輔靈位,配享太廟!”

“嘶!”

此言一出,莫說一旁的林清河、左中奇、嶽宗昌等人,連一直面不改色的柴梁,都霍然色變,倒吸一口涼氣目光駭然的看向趙青山。

好大膽!

自古以來,名相名臣不知凡幾,然能配享太廟者幾人?

對人臣而言,死後能夠將靈位送進供奉著歷代天子的神廟,受後世帝王歲歲祭拜,受整個帝國皇朝的國運祭拜,這是最高的榮譽,無出其右者。

然而這等曠世之恩,唯出於上,豈有人臣開口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