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解讀趙構:騎泥馬渡江的皇帝(第3/15頁)

在這次談判中,有一段酷似《水滸傳》上的語言,令宋朝使臣最難以下咽,但最終還是咽了下去。這段話是:“好教你這使臣知道,不要說我朝只給南朝燕京管下六州二十四縣,便是一寸土地不給,還怕你不依契丹之例繳納我朝銀絹嗎?”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已經透出強盜依仗身強力壯,公開惦記著人家財物的味道了。

公元1123年,即宣和五年的陽春三月,雙方終於商定:

燕京管下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宋朝,其中,有兩個州已經歸降,實際由金國交還的是燕京及管下四州;

宋朝每年向金國交納歲幣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外加一百萬貫燕京賦稅代金,由金國方面指定的物資抵充;

雙方不得互相招降納叛;

宋朝一次性付給金國軍糧二十萬石。

這樣的條件可能是在當時的情勢下,宋朝方面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同時也令金太祖阿骨打極為歡喜。於是,達成協約時的場面很有意思,金國代表表示:“趙家皇帝蠻大方,鬧得我家皇帝不好意思不還你家西京了,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可是需要等一等,等我們把那兒的老百姓遷走。”歸還土地,卻要遷走人民。宋方代表質問:“若是空城,讓我幹什麽用?”金國代表賊禿嘻嘻地回答:“也沒別的意思,只是我家皇帝想要南朝犒賞三軍而已。”

這已經是強盜加小流氓的口吻了。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水滸傳》上那些極其傳神的場面。後來,宋朝果然給了金軍二十萬兩銀子犒賞三軍,金國收到銀子後,卻未交出西京。這可能是宋朝方面不肯支付另外二十萬石軍糧的一個原因。

不管怎麽樣,至此,宋朝終於可以宣稱自己獲得了偉大的、歷史性的勝利:丟失一百八十多年的土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朝代的夙願勝利實現了一半,另一半也指日可待。這樣了不起的成就,就連神武如太祖太宗都沒有做到,卻在我們的藝術天才徽宗皇帝手中完成了。於是,舉國舉朝狂歡,慶祝勝利。

為此,王黼賜玉帶,進太傅,封楚國公;雖然沒有封王,但畢竟和老太師蔡京已經差不多可以比肩了;童貫封徐豫國公,不久,晉封廣陽郡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封王的宦官;蔡攸進少師,終於有了宰相的名分;趙良嗣為延康殿學士,大約相當於副部級幹部。

隨後,皇帝下令立《復燕雲碑》,以資紀念。

在這個快樂的時刻,有兩個人值得提起:一個是鄭居中。當初,他堅決反對聯金伐遼,現在,他拒絕接受晉封自己的太保官銜。另外一個人就是趙良嗣。他參加了幾乎所有的對金交涉,也許是整個大宋帝國裏,最了解金國的人。此刻,他憂心忡忡地發出了警告:“金人不可信,和平不足恃,或許頂多能夠維持兩三年。中國必須早作準備。”然而,沉浸在舉國歡騰中的人們,沒有任何人願意聽聽這個冷靜的聲音。

緊接著,輕佻草率的大宋君臣又漫不經心地幹了一件更加令人惱火的事兒。公元1123年即宣和五年四月,宋朝接收了燕京以後,五月,原遼國平州也就是今天河北盧龍的地方長官張覺,在已經接受了金國的任命之後,又率領全州歸降大宋帝國。趙良嗣再次提醒皇帝:盟約剛剛簽訂,墨跡未幹,萬萬不可接納張覺歸降,激怒金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誰知,徽宗皇帝居然大不高興,不但下令接納張覺,而且將趙良嗣一口氣連貶五級,並貶竄到湖南郴州居住。此時,距離金國正式對宋宣戰,還有不到兩年半時間。

當年下半年,金國果然出動重兵攻打平州。張覺逃入宋軍。所有宋朝廷與張覺之間的往來信件、敕令、任命文件、甚至皇帝在金花箋上的禦筆手詔,全部落入金人手中。拿下平州後,金軍立即移師邊境,嚴詞索要張覺。並且指名道姓地說出了張覺藏匿的地點,聲稱若不交出,金軍將自行前往搜捕。徽宗皇帝無奈之下,密令殺掉張覺,將首級和他的兩個兒子一同交給了金軍。此舉人心喪盡。一時間,原屬遼國,後來支持大宋的各種力量,無不怨恨宋朝薄情寡義,沒有擔當,從而紛紛解體。就連大宋帝國委派的華北地區最高軍政首長都感到心寒齒冷,不打招呼便掛冠而去。而最早投降大宋的遼國著名將領郭藥師,此時率領數萬將士鎮守燕京。聽到這個消息後,憤憤然道:“這算怎麽回事?金人如果要我的腦袋,難道也交給他們嗎?”由此產生了叛宋的念頭。

此時,距離金國對宋宣戰,還有不到兩年時間。

公元1124年,即宣和六年三月,宋金關系再起波瀾。起因是,前一年交接燕京時,趙良嗣請示朝廷後,答應一次性交納二十萬石軍糧給金國。如今,金軍前來索要。接任那位拂袖而去的新任華北地區最高軍政首長不予承認。他認為,僅僅一個趙良嗣的口頭承諾,哪裏可以成為索要二十萬石軍糧的理由?金軍使者悻悻而去。此時,距離金國對宋宣戰,還有一年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