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八、顏惠慶攝閣(第2/4頁)

25日晚齊燮元、王懷慶、張學良、張宗昌、李景林等會議,結果:(一)對護法或護憲,聽吳主張。(二)對國會問題,擬一變通辦法電奉請示。(三)對治安問題請王懷慶即就衛戍總司令職。(四)對於張之江、門致中向吳張輸誠問題,須以張、門兩人先將“赤黨”驅逐為前提。

張學良將這些決議案於26日攜回奉天向張作霖請示。張宗昌亦於27日離京赴南苑檢閱部隊。

北京的治安問題由王懷慶負責,軍紀問題則由李景林負責,等於直、奉各出一人。

段祺瑞下野後,雖然由胡維德以外交總長代理國務總理,攝行政務,可是這只是一個過渡,中樞組成的形式和人選都需要待新的後台大老板吳佩孚和張作霖決定,所以北京治安維持會一而再電促張、吳兩氏入京,就是要等他們協商一個雙方都同意的政府。

然而急驚風遇到了慢郎中,北京方面是這麽迫切地盼望,這兩公卻毫無來意。為什麽他們遲遲其行呢?這中間自然是有原因的,在張作霖來說,他當然不同意吳佩孚的決定,可是他不好意思明顯地反對,同時經驗告訴他,北京的政權是個陷阱,萬萬不可輕易投身其中,所以他一再表示對於中樞政權沒有意見,他的沒有意見卻保留有反對權,當他不同意吳佩孚的意見時,事實上吳的意見就行不通。至於吳佩孚呢?

他認為13年10月馮玉祥倒戈以後的北京政府都是不合法的,現在應該恢復馮倒戈以前的原狀,不過他並不是主張曹錕繼續做總統,所以曹復任總統,然後宣布下野,吳屬意顏惠慶組閣並且攝政。張作霖不表示意見,可是暗中則主張另起爐灶。張既然對顏閣態度冷淡,顏惠慶對於組閣就不敢輕易嘗試。

曹錕的下野通電一改再改,一方面由於奉方不贊成護憲,曹發表下野通電就是護憲;另一方面曹二爺的左右也包圍曹,勸他不要下野,這樣拖了近十天。

4月30日晚直系在延慶樓會議,認為等奉天同意,曠日持久,不若由曹錕先宣布下野,恢復顏惠慶內閣的行政權,然後再向奉方疏通。

5月1日曹錕下野通電發表,內雲:

“北京十三年十月之國務院、參眾兩院;各省軍民長官、各省省議會、各法團、各報館轉全國公民公鑒:錕忝膺重托,德薄能鮮,致令部曲揚貳,紀綱失墜。十三年十月廿三日,馮玉祥倒戈,錕受閉錮,自是法毀亂滋,國無元首,迄今一載有半,良用疚心。今聯軍討賊,巨憝已除,大法可復,國務院自當復政,依法攝行大總統職務。錕自慚失馭,久已倦勤,非棄屣以鳴高,且閉門而思過。所冀各方袍澤勵翊協和,共循法軌,錕優遊林下,獲睹承平,欣幸曷極。特電布達,願共察之。”

曹錕通電發出後,即於5月2日遷居唐在禮宅以示不復戀位。顏惠慶則於2日晚通電請辭組閣,電雲:

“各報館鈞鑒:前歲中樞謬領,隕越時虞,獲卸仔肩,何勝欣幸。頃讀曹總統東電,謙衷罪己,敝屣尊榮,並以時會推遷,重提往事,在此際維持暫局,具有深衷。惠慶感觸時艱,殊難再出,兢兢之情,當蒙共諒。蓬蘆息影,早已決於寸心。砥柱回瀾,會有待夫來者。掬悃陳詞,伏維亮察。顏惠慶。冬。”

曹錕江電發出後,張作霖對於護憲有措詞甚巧的來電表示態度,張電雲:

“各報館鈞鑒:此次討赤之役用兵至十數萬之多。鏖戰至數月之久。人民橫遭痛苦,國家重大犧牲。所以然者,固將為政局謀永久之安寧,非為個人謀一身之私利。是以作霖屢經通電,聲明對於法律政治,概不過問,悉聽海內賢豪,公同議決。考國內兵禍之厚,良由武人幹政,為從前最大症結。專制獨裁,亦即民主最大障礙。近因中央失馭,各方商榷政策,函電紛馳,有謂宜恢復約法黃陂復職者。有謂宜恢復憲法仲珊復位者。有謂革命事業合肥繼續有效者。有謂仲珊退位,宜以黃郛攝政者,有謂宜以胡惟德、顏惠慶攝政者。就表面觀之,言之似各方有理。考其內容,是否為無聊政客視為奇貨可居,又將以傀儡武人助其政權復活。作霖於政治法律,素少研究,實未能測其究竟。惟國家大事,理應公開討論,不宜專斷獨裁。區區此心,始終如一。實鑒於累歲戰爭,民生困苦,實不堪再事紛擾。作霖罹分崩離析之憂,懍軍人幹政之懼,識見所囿,實不敢輕作主張,妄參末議也。敬告國人,諸希鑒察!張作霖。東。印。”

張作霖既然如此表示,顏惠慶就更不好意思上台了。可是吳佩孚則於5月3日復顏電,請即日復政,攝行總統職務,而蘇、浙、閩、贛、皖五省軍閥亦由孫傳芳領銜,於3日通電贊成曹辭顏攝。孫傳芳是張作霖、吳佩孚以外當時的第三號巨頭,第四巨頭是閻錫山,閻沒有表示態度。現在顏攝閣已經得到吳、孫支持,就是漸入佳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