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九、灤州兵變(第2/5頁)

姜登選被押下車後,知道情況不妙,這一晚整夜未合眼,第二天一早就寫了一封信,叫看守的人送給郭,要求和郭見一面。郭也回他一信,說自己正忙於軍事,請姜暫在軍中小住,俟自己到了沈陽再和他見面。

第五天,郭下令殺姜登選。郭的左右曾勸郭不必殺姜,可是郭恨恨地說:“他們殺我的人,我就殺他。”郭是指他所派遣的先遣部隊到山海關被伏擊,死亡很多一事。

造成了郭殺姜的伏線,由於姜是日本士官畢業的,和楊宇霆是一派,可是這人相當無能,在奉軍中亦無戰功,郭松齡平素就不大瞧得起姜。第二次奉直大戰時,一、三聯軍是奉軍的主力,第一軍軍長是姜登選,副軍長韓麟春;第三軍軍長是張學良,副軍長是郭松齡。一、三聯軍組成後,張學良是總指揮,擔任山海關的攻擊,分為左右兩翼,一軍負責右翼,進攻九門口;三軍負責左翼,擔當山海關的正面。山海關正面直軍的工事堅強,所以三軍屢攻不下,而一軍則攻下九門口。可是姜登選所指揮的軍隊,有郭松齡下邊的齊恩銘、趙恩臻、裴春生三旅,姜留下三旅卻撤換了旅長,還把炮兵團長陳琛也換了,使得郭大為光火。其後少帥命郭率軍增援右翼,姜也是留下郭的軍隊,派郭為預備隊司令。郭一怒而率軍折回左翼,少帥獲知郭走了,就騎馬窮追一整天,追到九門口外李家堡才追上郭,好說歹說把郭勸回去。奉軍大勝直軍,這一戰役最重要,而郭立功最多。可是也和姜登選之間發生了裂痕。後來郭松齡到北京,有一天遇到李書城(曾任黃興的參謀長),李對郭說,姜登選曾說,在山海關時沒有殺郭實在是郭的運氣。這一句話在郭心中,是極大的刺激,也種下了殺姜的伏線。姜登選倒黴,剛巧在郭舉事時落在郭手中,當然要賠了性命!

張學良是11月20日夜車由天津返沈陽,這時郭的倒戈通電先他而到,他見到父親時,張老將氣得直跳腳,指著他的兒子嚷著說:“小牛子,你來幹,我讓給你就是了!”張學良莫知所措,過了一會才知道是“郭鬼子倒戈”,要迫老將下野。

張學良出世時的小名叫雙喜,因為張作霖升官又添丁,雙喜臨門,所以叫雙喜,到了三歲多的時候,算命的說雙喜的命太硬,要拜寄給和尚,按照習俗,拜寄時聽到別人叫的第一個名字就給他做名字,恰好那時林子裏有人在叫小牛子,於是雙喜就改名小牛子。

“郭鬼子”是郭松齡的綽號,他人大身高,平素穿一套布軍服,和士兵軍服一樣,當時奉軍將領都是穿的質素很好的呢軍服,布軍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軍服又長得像白俄一樣高大,因此遂被人呼為“郭鬼子”。

張學良看了郭的通電,原來是倒他的父親,捧他正位,真是有苦說不出。老將說要讓位給他,他只好向父親承擔起討滅郭松齡叛亂的全部責任。

當時沈陽,無可調之兵,無可遣之將,張少帥帶了幾名親信就往前線跑,這時追隨他的有鮑文槭(上校參謀),湯國禎(一○五師副師長,上海浦東人,聖約翰大學畢業,自動向張投效),朱光洸(少校秘書),以及一位英國人愛爾頓(北寧路的段長,少帥的好友兼顧問,現在美國掌理少帥私人財產)幾個人。

張學良這時心情之苦,難以用筆墨形容,他最親近和信賴的部下,拿著他的名義,叛變他的父親,如果成功,他父親的事業就完全毀了;如果失敗,他個人的心血和軍隊也可能完了。茫茫大地,誰可鑒諒,何處可以容身?據說他當時曾想上黑龍江的山上落草,也曾要想自殺!

張學良於26日乘軍艦抵秦皇島,派遣飛機數架在關內外投遞傳單,責郭松齡忘恩負義,激動郭軍幹部反對郭的倒戈行動。同時派旅長朱繼先登秦皇島,擬與郭見面。郭當時在昌黎,托辭軍務在身,避不見面。

11月27日,張學良和郭松齡經過日本人的安排,由張學良派顧問宇田,郭松齡派顧問儀戰,在灤州接觸,希望尋求一個結束戰爭的方法。張學良要求郭軍先行停戰,再商善後。郭則提出停戰的條件是:(一)山東歸嶽維峻。(二)直隸歸馮玉祥。(三)熱河歸李景林。(四)郭本人回奉,統掌東北。

要張學良接受他父親下台的條件是不可能的,因此雙方無法談得攏。郭怕奉方拖延時間,從容布置妥當,所以談判遂告破裂。

張學良與郭松齡當時有往來函,摘抄如下:

張致郭函:

“……承兄厚愛,擁良上台,隆誼足感。惟良對於朋友之義尚不能背,安肯見利忘義,背叛予父。故兄之所謂統取三省,經營東北省,我兄自為猶可耳,弟雖萬死,不敢承命,致成千秋忤逆之名。君子愛人以德,我兄知我,必不以此相逼。兄舉兵之心,弟所洞亮,果能即此停止軍事,均可提出磋商,不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