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第二次直奉之戰(第4/4頁)

第二次直奉戰爭,由醞釀到接戰到結束,前後兩個月,直軍敗得太慘,這是吳佩孚做夢也想不到的。

第二次直奉戰爭,直軍徹底垮台,當然致命的因素是由於馮玉祥、胡景翼和孫嶽倒戈回師,吳軍在前線不及回師,腹背受敵。可是直軍也有許多不及奉軍的地方,據參觀山海關戰線的外國軍官的綜合意見,認為:

(一)奉張作戰純采新式,吳佩孚則仍用舊式戰法。

(二)後勤方面,奉軍早有準備,糧草無缺,裝備齊全;直軍則臨時采購,軍費又極費周章。

(三)奉軍迫擊炮極多,用高弧線的瞄準法,成三角形而直入直軍戰壕。

(四)奉軍所用飛機翺翔空中,均為新式,機槍和大炮均系新從俄、德兩國購買,直軍的武器則多系中國漢陽兵工廠所制。

(五)當直軍敗退時,吳佩孚所招募之少年軍,竟在陣後掘小戰壕,用炮轟擊退卻之直軍,故直軍傷亡極大。(六)奉軍人人耐寒,棉衣被囊一應齊全,直軍裝備欠缺,且不能忍凍。

這些當然是從軍事觀點分析,不過吳佩孚本身也有招敗之處:第一,吳雖然對政治有興趣,但他並不懂政治,對外一味樹敵,促成奉、皖、馮與西南的大聯合。其實以他當時聲望、名譽和力量,他可以和各方攜手,同時也可以分化其他勢力,為什麽要驅迫這些力量集合在一塊。在直系內部,他雖然代表正直的一面,可是太盛氣淩人,促成高級幹部離心離德。他常自比關羽,在缺乏政治手腕這方面他倒確是很像關羽。第二,這次對奉用兵,在戰略上他也有錯誤。吳的特長是閃電戰,後防空虛,勝則追奔逐北,敗則退無所據。當曹打限時即刻到的電報命吳回師靖難時,吳因為前方戰火正緊,勝敗決於俄頃,不忍功虧一簣。他認為馮雖然倒戈,其他的人不致和馮一致,還想讓孫嶽等部先去擋一仗,同時急電魯督鄭士琦派兵應戰,那知鄭早與皖系通款,山東方面只有混成旅長潘鴻鈞自動赴援,潘是吳的同鄉,所以義不容辭,可是這點力量毫無幫助,結果全都被馮部包圍繳械。

當時有倒吳不倒曹的口號,吳也微有所聞,他想曹錕是個老好先生,大概別人不會向曹下毒手。所以當曹一日數電,聲嘶力竭地召喚他時,他還以為曹可以下令制止馮軍異動。但當他證實馮與胡景翼、孫嶽、王承斌等已聯為一氣,才倉皇回軍,火車一夜疾馳七百裏,趕返天津。留下前方軍事交給有勇無謀的張福來。然而,這一切既太遲,又無壯士斷腕的決心。

直軍崩潰的時候,京津方面許多軍政元老均紛紛奔走和平,希望地方不至於糜爛。如前國務總理張紹曾就是一個,他於馮玉祥有恩,又是吳佩孚的親家,他出面可以兩全,可是他的奔走毫無結果。北洋派元老王士珍和直隸道尹吳履觀主張外交調停,於10月31日往訪日本駐天津總領事吉田茂,轉請日本政府向奉天交涉停戰。吉田認為:

“目前戰局甚緊,馮、胡軍隊南下在即,未知吳佩孚將軍對此危機有無防禦之策,這是本人所最關心的。至於調停兩方戰事,時間因素有問題,因為用電報連絡,先要打電報到北京,由公使館轉東京,東京同意了再回電,往來費時不下三、四日,緩不濟急,恐無補大局。我昨天曾和安福系領袖王揖唐商量,王主張吳佩孚能擁戴段祺瑞出山,以實力支持,解救目前局勢。”

王士珍、吳履觀對吉田的意見認為可以考慮,遂約第二天中午在天津日本租界敷島亭再見,吉田表示分電北京、奉天及東京,進行調處停戰,並約定11月2日下午5時拜訪吳佩孚於天津站列車中之吳氏總部。吉、吳兩人問答如下:

吉田說:“今日時局之重大迫切,有間不容發之勢。調停直奉之道,莫便於請段祺瑞之援助。中國之事應由中國人自理,不可使外國勢力參入。余基於此信念,今朝偕王揖唐親訪段氏,以段與君合作為今日收拾時局最穩當有利之方法說之。余想段氏與吳將軍本有師生之誼,吳將軍為國家前途計,應一掃從來隔閡之感情,投入段氏之懷抱,以發見彼此之妥協點,請將軍慎思之。”

吳答:“貴總領事之言,真出拯救中國時艱之至情,余深為感激。惟各國之歷史與國民性各異,故關於國家觀念亦彼此不同。歐美各國之建設,大抵不逾二百年之歲月,其能達千年之久者殊鮮。獨我中國有四千余年歷史之舊邦,且有千古不磨之成文憲章,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是也。八德張則國憲立而國運盛,苟壞其一,則無收拾人心之準繩,猶如貴國以萬世一系之天子為中心而團結國民者然。斯道不亡而國存,斯道喪則國亡,此不易之理也。余若從貴總領事之言,為一時之權宜計,結段以背曹,大義名分之謂何?且臣節由此而壞,何得任國家之重寄乎?世人往往見中國共和政體之成立而以為君臣之義已滅,然以余所見,則有異於是。如保此八德,猶可正彝倫而不誤,用長幼之序以代君臣之義,有何不可?再進一步而言,若段氏今起而當收拾時局之任,在不知中國情形之外人,或不予責難,殊不知正汙蔑段氏十年之苦節也。彼之為人也,品性高潔,思想正大,出入儒佛之學,又能體悟八德。若一朝受馮之推戴,投入政界之漩渦中,非所以忠於國家也。蓋中國之興微,系於大道之消長,我面臨國家興亡命運之邊緣,獨欲紹述斯道而無反顧。至關於個人一時之成敗,本不在念中,此為我不能擅背曹而結段之原因,故寧為玉碎而不望瓦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