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聯省自治運動(第3/4頁)

第六章:立法

第七章:行政包括財政、教育、實業、軍事

第八章:司法

第九章:審計處

第十章:縣制大綱

第十一章:市鄉自治制大綱

第十二章:本法之修正及解釋

第十三章:附則:省法律未公布以前,中華民國現行法律及基於法律之命令與本法不相抵觸者,仍得適用於本省。國憲未實施以前,應歸於國之事權,得由省議會議決執行之。

湖南省議會以全省公民間接選出之議員組織之,凡有左列資格者皆得被選:一、曾在國內外專門學校畢業者;二、曾任薦任職一年以上,或委任職三年以上無過失者;三、曾任省縣議員三年以上者;四、曾任中等學校以上校長、教員二年以上者;五、曾任省縣公團法團職務五年以上者。省議員之名額暫定一百○八名,全省分三大區,一區卅七名,二區卅六名,三區卅五名。

湖南憲法會議第一次名單如下:

主席:荊嗣佑,副主席:江雋

議員:唐國珍,黃英灝,陳小元,湯日新,晏孝澤,嚴國楨,左全志,唐陶,雷飛鵬,王克家,陳振東,黃鉞,彭定均,周天爵,魯兆慶,胡毓楨,黃純垓,黃衍,楊華,陳堅,熊焱華,方榮煊,楊雲鶴,唐德度,李宗嶸,黃藻奇,何炳麟,賓步程,朱繼承,馬續常,曹典球,唐瓛,楊樹穀,符定一,程子樞,李希賢,陳強,張聲樹。

主任秘書李鴻輝。

湖南省憲的制定,曾延聘王正廷、蔣方震、彭允彝、李劍農等十一人為省憲起草委員,審查委員則由各縣派選,縣選一人,大縣加選一人為審查委員,對省憲有修正之權,但決定權則屬於全省公民總投票。籌備工作由國會議員吳景鴻、鐘才宏及省議會議長彭兆璜主持。籌備了一年多,直到民國十一年元旦才公布省憲法。

四川的各派各系軍人聯合驅逐滇黔軍時,曾在重慶成立聯合辦事處,推第二軍軍長劉湘為處長,第一軍軍長但懋辛,第三軍軍長劉成勛為副處長。這個聯合辦事處長等於就是督軍或者總司令。

早在9年12月10日,四川軍人在重慶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在會議中已經作了四川自治的決定,這個決定由全體川軍將領署名公布。四川是繼湖南之後第二個宣布自治的省份。

北京政府認為四川已傾向北方,於是發表了劉存厚為四川督軍,熊克武為四川省長,熊於10年1月12日通電拒絕接受省長,21日全體川軍將領聯名通電否認北京政府對四川的人事命令,在這種氣氛下,傾向北方的劉存厚也不敢接受督軍任命,同時也只能贊成自治,在成都掛起了籌備自治的招牌。不過劉存厚內心仍願靠攏北京,所以他打了一個密電到北京,表示自己始終擁護“中央”,由於目前四川環境特殊,所以不能公開表示態度,請“中央”予以諒解。這時北京政府正因為在四川問題上丟了面子,碰了釘子,所以就把劉存厚的密電公布出來,借以遮羞。這一來劉存厚變成川人之敵,大家罵劉口是心非,甘心降北。劉存厚丟了人,於是打電報到北京,埋怨北京政府不該把他的密電公開,使他無地自容。使劉存厚更尷尬的,還不只此,他曾收買劉湘的部下,以軍長職務為餌,引誘劉湘的部下第二師師長陳能芳倒戈,結果被劉湘發現,即將陳能芳撤職。同時在唐繼堯還未下台時,劉存厚派周揚前往昆明,勸唐反攻四川,自己願為內應,周揚經過嘉定時,被第八師師長張體乾捕獲,搜出劉存厚的親筆信和秘電本,於是把周揚移送在重慶的“聯合辦事處”處理。

由於這一連串的事件,使川軍一二兩軍將領大為憤激,他們聯名斥責劉存厚“阻撓自治,傾心北廷,包辦選舉,自居督軍,擴充軍隊”,並決定第一軍擔任北路,第二軍擔任東路,兩路會攻成都。

“聯合軍”要取成都,劉存厚所屬的邊防軍司令賴心輝首先倒戈,由保寧開往潼川,綿陽來會合北路軍,劉存厚所屬的陳國棟、唐廷牧兩師長也派人與劉湘勾結,鄧錫侯、田頌堯兩師長則采取了觀望的態度。

在眾叛親離,土崩瓦解的形勢下,3月12日劉存厚在成都被迫通電下野,退往灌縣,在離開成都前,所部交成都衛戍總司令、第三軍軍長劉成勛接收。

聯合軍開進了簡陽、新都,對於退往新繁、彭縣的鄧、田兩師采取了和平辦法,予以吸收改編。

川軍將領公推劉湘繼任川軍總司令。

劉存厚集合了他的部下萬余人退往陜南寧羌一帶,準備重整旗鼓。

貴州是僅次於湖南和四川之後,第三個宣布自治的省份,它是於10年1月28日宣布的。

貴州軍人有兩個系統,一個是舊軍,以劉顯世為首;一個是新軍,以王文華為首。民國初年,黔軍經常侵占湘西晃縣、洪江一帶,這些地區是出口鴉片和交換軍火物資的交通孔道,黔軍和湘西地方軍人朋比分肥,所以大家水乳交融,相安無事。湖南當局對於這塊地方,有“雖鞭之長不及馬腹”之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