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貧民十字軍(第4/6頁)

皇帝之所以如此慷慨,部分原因在於他知道隱士彼得的大軍再過幾周就要到了。他們的征途並不輕松。彼得的十字軍沒有帶夠補給,他們顯然認為東征沿途的人們會高興地送上自己的一切所需。當這種幻想並未成為現實時,之後十字軍的戰士開始自行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起初他們還只是暗偷,後來就幹脆明搶了。

隨著隱士彼得抵達賽姆林,嚴重的麻煩開始了。當時,沃爾特部下的衣服仍然掛在城墻上。賽姆林的管理者試圖加強安保措施,但是在緊張的氣氛下,圍繞一雙鞋的爭吵升級成了一場激戰。在徹底洗劫城市之後,彼得的軍隊開進了拜占庭的領土,攻打了貝爾格萊德。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貝爾格萊德駐紮著帝國軍隊,他們本來奉皇帝之命,準備護送十字軍前往君士坦丁堡。十字軍開始進攻之後,拜占庭軍集合起來,輕松打垮了這群散兵遊勇。

這次災難幾乎宣告了貧民十字軍的滅亡。隱士彼得帶著500多人躲進了附近的山裏,他們以為其他人都已死去。直到早晨,7 000多名四散的幸存者紛紛歸隊,彼得才意識到這次失敗並不致命。

由於護送的帝國軍人數眾多,加上這次屈辱的教訓讓十字軍損失了財產和四分之一的人手,前往君士坦丁堡的剩余路程平安無事。拜占庭給十字軍提供了充足的給養,並密切監視著他們的動向。多虧了他們(被迫)的良好行為,當地人對他們的態度熱情了許多。看到這群衣衫襤褸的士兵,許多居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並給他們捐贈了金錢、馬匹和驢子。

當他們抵達君士坦丁堡,與沃爾特·桑薩瓦爾的部隊和其他一些先前脫離的團體會合後,貧民十字軍的士氣有所恢復。他們被嚴格限制進入城市,不過皇帝阿歷克塞一世為了示好,決定會見彼得,在皇宮討論之後的戰略。38

對十字軍戰士而言,帝都的恢宏氣象一定讓他們震撼無比。與相對較小的西方城市不同,君士坦丁堡擁有近100萬人。39這裏是傳說中羅馬帝國的地理和精神中心,是一座從古代世界延續至今依舊生機勃勃的城市。這裏的皇帝是屋大維的直系繼承人,這裏的市民仍然與他們的祖先一樣為競技場的精彩表演歡呼喝彩。特別是在中世紀的人看來,這是一座奇跡之城。

君士坦丁堡的雄偉城墻是當時最牢不可破的防禦工事,主城門共有9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儀式感十足的黃金門。它是羅馬帝國巨大的凱旋門,擁有三道大門,以白色大理石、青銅和黃金作為裝飾,門頂的雕塑描繪了幾頭巨象拉著戰車凱旋的情景。視線所及,滿是消失的古老王朝留下的華麗鑲嵌圖案及令人窒息的藝術作品。比起閃閃發光的宮殿和異國情調的商品,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君士坦丁堡不計其數的文物。幾乎每個教堂都收藏著聖徒的服裝或骨骼,多個世紀以來,虔誠的皇帝搜集了大量基督教世界珍品,其規模舉世罕有。來到這裏的朝聖者可以看到世俗的物件,如挪亞建造方舟的工具、耶穌基督的繈褓,也可以看到更加奇特的藏品,如耶穌基督的血液,甚至聖母馬利亞的乳汁——總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最珍貴的藏品都存放於宮殿的禮拜堂中,或是在城裏最大的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展覽。這是一座世上絕無僅有的建築。黑暗時代的建築往往有著沉重的架構,這座神聖智慧教堂(Church of Divine Wisdom)卻以優雅明快的線條拔地而起。教堂的鑲銀大門壯麗威嚴,其門楣據說由挪亞方舟上的木材制成。邁入門內,看到教堂內部的廣闊空間,以及來自地中海世界的各色石料築成的墻壁,任何禮拜者都會瞠目結舌。巨大的中央穹頂有18層樓高,面積約為4英畝(約合16 000平方米),全部覆以金箔。40穹頂之下的窗戶則鑲以金邊。光線湧入教堂,就好似那穹頂本身漂浮於光明之海。

幾乎沒有人能身處其中而不為所動。某位來訪的羅斯國代表團成員在大教堂中傾聽了一場彌撒,回去給他的君主寫下了一段著名的話:“我們不知自己身處天堂還是人間。”41

阿歷克塞一世很清楚這些帝國象征的感染力,他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對客人們恩威並施。彼得被帶到了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在這幢占地面積超過4.5英畝(約合18 211平方米)的龐大復雜的建築裏,窮困潦倒、四處奔走的傳教士要直面東羅馬帝國皇帝。彼得一進入金色接待廳(Chrysotriklinos),巨大皇座上面的耶穌基督就吸引了他的目光。這座雕像刻畫了耶穌神聖裁決者的姿態,他單手擡起,既像賜福,又似指引。同樣令人驚異的還有皇座旁的鍍金青銅樹,上面立著寶石裝飾的黃鶯,另有兩頭金獅蜷伏在王座腳下。只需要操縱控制杆,黃鶯便能歌唱,雄獅則會站起咆哮,這往往讓來客既驚奇又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