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貧民十字軍(第3/6頁)

在神聖羅馬帝國,猶太人找到了安全感,得到了皇室的保護。然而,由於隱士彼得等人號召大眾行動起來打擊耶穌基督的敵人,1096年夏天,在德意志蒸蒸日上的猶太人成了憤怒的暴民的目標。

反猶太人的“十字軍”中,最臭名昭著的一個人是萊寧根伯爵埃米喬。他是萊茵蘭地區的小貴族,時常搶劫路過他領地的商人和旅行者。在聽過隱士彼得的演說後不久,埃米喬聲稱耶穌基督托夢給他,要求他前往君士坦丁堡推翻現有政權,成為“最後的羅馬皇帝”。他將從那裏進軍耶路撒冷,擊垮穆斯林,引領大家抵達世界的盡頭。

埃米喬設法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其中大部分都是聲名和他一樣壞的騎士——開始了自己的殺戮之旅。萊茵河沿岸,從科隆到施派爾(Speyer),大大小小的猶太人群體紛紛遭到毒手。埃米喬之流主要目的似乎是為了金錢。畢竟,還有比從受人輕視的猶太人那裏獲取資金更好的辦法嗎?宗教和世俗權威都對這樣的暴行感到震駭。皇帝下令保護帝國的所有猶太團體,當地的許多主教也盡力遵從命令,然而在暴徒面前,他們同樣毫無抵抗之力。德意志西南部城市沃爾姆斯(Worms)的主教宣布,猶太人受到他個人的保護,但埃米喬照樣大開殺戒,造成了超過800人死亡的後果。

埃米喬抵達美因茨(Mainz)時,主教禁止他進入城市,當地猶太人也籌集了一大筆錢賄賂他,希望他離開。但埃米喬收錢以後,依舊讓追隨者進城肆意妄為。主教試圖盡到自己的最後一點努力來維護猶太人,把他們當中許多人藏在了自己的宮殿中。主教的宮殿擁有少量防禦工事,基督徒商人也組織了自衛隊。不過盡管埃米喬的先頭部隊被擊退了幾次,但他們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很快便突破了防線。

埃米喬的軍隊席卷了宮殿,屠殺了所有不願接受洗禮的人,無論他們的年齡和性別。一位編年史作者寫道,恐懼的猶太人開始自殺,他們寧願死於自己之手,也不願被這些未受割禮者戕害。

為了讓自己的行為正當化,埃米喬的追隨者聲稱猶太人殺害了耶穌基督,在前往聖地之前,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凈化帝國的城市。一名士兵對猶太學者說:“你是那些殺害了我們崇拜對象的人的後代。”不過教會明確否定了這種狡辯。艾克斯的艾伯特寫道:“基於一些錯誤的思想,他們起來反抗猶太人……(但)主是公正的審判者,不會勉強或迫使任何人屈服於天主教信仰。”

即使在當時,埃米喬及其追隨者的行為也遭到了譴責,被認為是倒行逆施,中世紀的編年史作者滿意地記載道,這些反猶太人的“十字軍”沒有一個能夠抵達東方。大部分暴徒都在遭遇了當地的抵抗或帝國的鎮壓後崩潰了。埃米喬伯爵走得稍遠一些。他試圖依靠一路劫掠抵達多瑙河,但他進入匈牙利,在鄉間搶劫食物時,匈牙利軍隊摧毀了他那日益無組織、無紀律的團夥。

回來繼續說科隆。很多小團體已經起程前往東方的消息,讓隱士彼得的軍隊內部出現了分歧。他們拋棄了一切去收復耶路撒冷,如今卻在一個外國城市裏無所事事,而這個城市也對這些外來人口越來越厭煩。但是,彼得似乎不急著離開。他終於吸引了一些德意志貴族,並希望增強軍隊的實力。

彼得的追隨者中最狂熱的那一批覺得自己已經等不下去了,於是脫離了大部隊。領頭人名為沃爾特·桑薩瓦爾,是一個追隨彼得的法國小領主。沃爾特的綽號是“窮漢”37,不過他可一點都不窮。實際上,沃爾特是巴黎西邊法蘭西島(Île-de-France)的一片區域的領主,有8名隨行騎士和一小隊步兵。

帶領著如今多達幾千人的隊伍,沃爾特沿著萊茵河和多瑙河行進,於1096年5月初來到了匈牙利邊界。他設法約束了部下,匈牙利國王保證他能安全通過,並為他提供了補給。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直到他們抵達了匈牙利和拜占庭帝國接壤的貝爾格萊德(Belgrade)。在他們等待渡過薩瓦河(Save)進入帝國領土時,沃爾特的16個部下試圖在鄰近城市賽姆林(Semlin)的集市上搶劫,卻被當地的自衛隊抓住了。為顧全大局,自衛隊沒有怎麽難為這群人,只是把搶劫者的衣服和武器掛在城墻上作為警告,然後把全身赤裸卻毫發無傷的他們還給了沃爾特。

此事本應該到此為止,但自衛隊的做法反而激化了矛盾。十字軍感覺受到了羞辱,決定掠奪鄉間,當地居民則不堪其擾,激烈反抗。沃爾特的烏合之眾裏,甚至還有幾個在躲藏的教堂裏被活活燒死。謝天謝地,在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之前,拜占庭皇帝迅速給貝爾格萊德送來了物資補給,還派了一支軍隊來阻止事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