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築與將軍(第4/7頁)

事情本應如此,但對半島人民(以及隨後的整個西方歷史)而言十分不幸的是,此時入侵達爾馬提亞的帝國將軍在沖鋒中失利,本人也在一場並非決定性的戰役中被殺。軍隊因為無權在失去將領的情況下擅自前進,只好選擇在冬季時分撤退,若無上級命令,他們不會有半點行動。突然,拜占庭的威脅看起來好像沒有那麽迫在眉睫了,狄奧達哈德開始恢復元氣。他為自己輕率地決定投降感到十分後悔,因此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了一支軍隊。迅速取勝的機會已經永遠喪失,沐浴在古代世界余暉之中的意大利重新陷入了戰爭破壞的陰雲之中。在接下來的數個世紀中,這片地區依然是一片血腥的戰場。

整個拜占庭的攻擊勢頭都因此嚴重受挫,正在西西裏的貝利薩留同樣陷入了停滯。正當準備進入南意大利的關頭,他得知一場策劃周密的暴亂正在北非肆虐。當他急忙趕去平定叛亂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月,平叛歸來後,貝利薩留發現自己的軍隊也已陷入了暴亂的邊緣。他只能盡全力穩定人心,此時秋天已經到來,適宜作戰的季節結束了。

這樣的拖延讓貝利薩留和他的軍隊都感到十分受挫,次年年初,他穿過墨西拿海峽,決心將失去的時間彌補回來。狄奧達哈德還未曾費心修建防禦工事,幾乎每一座南部城市都很快淪陷。拜占庭接連不斷的勝利導致東哥特軍的士氣日益低落,但這也導致貝利薩留在接下來的一座要塞遇到了麻煩。此時將軍已經到達那不勒斯,他的軍隊規模過小,無法通過強攻的方式攻破這座固若金湯的城市。然而除了正面進攻,攻城戰還有許多其他的戰術,貝利薩留運用他智慧的頭腦,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派一名士兵爬上古舊的高架渠,觀察建造結構,然後發現了一條未設防禦的小型通道可以通入城墻內部。不幸的是,這條通道十分狹窄,無法讓一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通過,但貝利薩留知道如何克服這一點。他采取聲東擊西戰術,令軍隊佯裝攻擊城墻的另一側,同時掩蓋住他手下工匠擴大洞口時發出的聲響。在工程結束之後,貝利薩留下令撤退,等到夜晚降臨,然後派出600人暗中進城,裏應外合發動夾擊。守衛很快就潰不成軍,大門轟然洞開,幾個小時之內,南部最重要的哥特城市便落入他手。

城市的陷落令哥特人憤怒不已,他們謀殺了自己軟弱的國王,為保衛距離較近、要塞堅固的拉韋納而選擇放棄了羅馬。他們重新選出了一名精力充沛的貴族維提格斯作為他們的新國王,準備加固新都城的防禦工事,僅僅留下4000人維護和防守羅馬蜿蜒荒棄的城墻,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幾周過後,貝利薩留率軍來到城下。

帝國軍隊的聲望日益高漲,此時拜占庭軍隊第一次進入了羅馬城的視線範圍之內,哥特遊擊隊已經證明了一味抵抗是根本行不通的。由於對這位偉大的將軍事先做過十分周密的調查,教宗維裏選擇敞開大門,邀請貝利薩留入城,哥特人所想的只是保住性命。當拜占庭軍隊穿過埃辛那裏安大門進入羅馬城時,哥特遊擊隊匆忙沿著弗拉米尼安大道逃到了城市的另一端。

將近60年來的第一次,羅馬帝國再一次占據了它曾經的都城。羅馬城的人民歡呼雀躍,為舊日的榮光重現而喜悅,他們高喊著:“愷撒的陵墓再也不會為北方蠻族的鐵蹄所踐踏!” 56羅馬城的鑰匙被雙手奉上,連同一名被俘虜的哥特首領,被送回君士坦丁堡,在那裏他們將在查士丁尼的寶座前展現全部的榮耀與光輝。

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年,但貝利薩留清楚地認識到戰爭還未曾結束。他的軍隊確實面臨人員不足的困難,但他已經征服了西西裏、南部意大利及羅馬。然而,拜占庭的全面勝利仍然是鏡花水月。維提格斯意識到貝利薩留固然可怕,但他用來守衛羅馬的只有區區5000人,這場征服事實上隨時處於再次失敗的邊緣。在維提格斯認識到這個真相之前,凱旋進入羅馬城事實上確實是一場不顧一切的背水一戰。

當拉韋納的統治者發現他已經失去將近一半的國土時,他被徹底激怒了,三個月之內,一支哥特大軍就來到了羅馬的城門前。戰爭沒開始多久,他們就差點俘虜了貝利薩留,在反抗開始前就結束戰鬥。在建設一座塔樓加強米爾維安大橋的防禦之後,將軍騎馬前行,去探聽敵人的位置,他認為哥特人不可能及時渡過台伯河,對他們造成威脅,因此並沒有將危險放在心上。不幸的是,負責包圍塔樓的衛兵一看到敵人到來就逃跑了,哥特人暢通無阻地跨過了大橋。貝利薩留突然發現他被敵人的先鋒包圍了,並且通向弗拉米尼安大門的道路也已經被阻斷。他騎著一匹棗紅色戰馬,因此十分顯眼,他沒能成功逃脫,此時羅馬的叛徒向哥特人指出了他的位置。他只能在絕望中奮力一搏,一邊高呼鼓勵他的士兵,一邊騎著馬向前飛馳。哥特人被他迅猛的攻擊勢頭震驚了,只能選擇後撤,貝利薩留得以隨著他的大軍退回到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