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鐵臂者(第2/4頁)

拜占庭皇帝選定政壇後起之秀喬治·曼尼亞克斯(George Maniaces)擔任這場侵略戰爭的總指揮。曼尼亞克斯魅力超凡、固執己見,各方面都不同尋常,他的名望和他的體格一樣引人注目。他的出現甚至震懾了向來鎮定的宮廷。根據拜占庭歷史學家米海爾·普塞洛斯(Michael Psellus)的描述,這位將軍身高10英尺,一聲咆哮就可以令整支軍隊喪膽。他最後寫道:“人們第一眼看見他,就發現任何描述都顯得過於低調。”

他的崛起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十年前他在小亞細亞一座鮮為人知的城市泰魯什(Teluch)執政,若不是帝國一次不幸地蒙羞,他也許永遠都無法獲得提拔。倒黴的皇帝羅曼努斯·阿吉魯斯(Romanus Argyrus)為了增強軍隊的名譽,發動了與哈裏發國的戰爭。然而,就在他經過泰魯什以北地區時,遭到了撒拉遜騎兵的伏擊。皇帝靈機一動,更換服裝,方才順利逃脫,但他的部隊七零八落、落荒而逃。撒拉遜人滿載著劫掠來的皇室輜重,前往泰魯什,幸災樂禍地把拜占庭慘敗的消息告訴曼尼亞克斯,還添油加醋地聲稱皇帝已死、全軍覆沒。由於夜幕降臨,他們大膽地寬限他到第二天早上再投降。撒拉遜人表示,如果曼尼亞克斯拒絕投降,必將遭到可怕的懲罰。

曼尼亞克斯表現得十分驚慌,向撒拉遜人保證他會在次日天一亮就帶著全城的財寶前往他們的軍營。為了做出好的姿態,他送來了大量的美酒和食物,以供這支勝利之師享用。送酒有著特別的目的:撒拉遜人幹渴難耐,而且正想慶祝一番。他們很快酩酊大醉,而曼尼亞克斯的部隊趁機潛入他們的營帳,屠殺了所有人。完成這個血腥的任務後,曼尼亞克斯下令割下死屍的耳鼻,將這些恐怖的戰利品裝入麻袋。第二天早上,他騎馬出城,找到了逃亡的皇帝。他向皇帝匯報了勝利的消息,然後倒出袋子裏的戰利品。欣喜的皇帝當即提拔了他。

即使像奧特維爾的威廉這種自以為是的年輕騎士,也一定會佩服曼尼亞克斯召集的軍隊。除了征用意大利冒險者的常規雇傭軍和抱怨不休的倫巴第人,他還帶來了一支兇猛的保加利亞軍隊和一些瓦蘭吉衛隊,彼時後者的指揮官哈拉爾·哈德拉達已經成為維京英雄和半個傳奇人物。

起初這支軍隊攻無不克。墨西拿率先淪陷,隨後特羅伊納(Troina)和羅梅塔(Rametta)也相繼失守。兩年之內東部12座要塞淪陷,只有錫拉庫薩尚能堅守。當地的埃米爾英勇抵抗,一次次挫敗了侵略者的強攻,而一次次的失敗也打擊了他們的士氣。在拜占庭又一次慘淡的攻城失敗後,城門突然大開,埃米爾率軍出擊。拜占庭人對這次突襲措手不及,驚慌撤退。眼看著拜占庭就要遭遇一場潰敗,城墻另一邊的威廉看到險情,迅速采取行動。威廉發動了所有能召集的部隊,向埃米爾發起沖擊。戰情迅速扭轉,埃米爾不僅喪命,而且幾乎被砍成兩半。士氣低落的撒拉遜人退回城中,但已無鬥志。他們要求停戰。

威廉的突擊不僅將錫拉庫薩送給了拜占庭,更重要的是奠定了奧特維爾家族的名譽。從那天起,“鐵臂”威廉聲名鵲起,並毫無爭議地成為南方諾曼人的領袖。返回意大利半島的他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人物,並開啟了更宏大的諾曼時代。雇傭軍的時代過去了。現在諾曼人為自己而戰。

諾曼人開始意識到自我價值,而同時拜占庭則處於艱難的時刻。盡管戰場上接連獲勝,但軍事行動開始分崩離析。皇室始終對功高蓋主的將軍心存疑慮,減緩了補給船運。雇傭軍的酬金停止發放,戰利品的分配也引發了爭執。諾曼人派出一位倫巴第特使,對曼尼亞克斯提出正式抗議,令事態發展到緊急關頭。性急魯莽的將軍認為這是在侮辱自己,便對此人施以鞭笞懲罰,並押其在營中遊行示眾。沮喪的諾曼人離開了這支遠征軍,強烈抗議他們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盡管這次遠征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但威廉出征西西裏非常成功。他也吸取了寶貴的經驗。西西裏富饒但四分五裂,那裏有許多基督教同盟,可以對任何侵略施以援手。他記住了這個重要信息,靜待更恰當的時機。時機一到,奧特維爾家族將會充分利用。

同時,威廉開始展示力量。他重燃舊時對倫巴第的同情,鼓勵當地人叛亂,並率領由諾曼人和倫巴第人共同組成的軍隊入侵阿普利亞——拜占庭治下意大利最富饒的地區。梅爾菲(Melfi)向“解放者”打開城門,諾曼人獲得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意大利據點。一年內威廉獲得了對周邊領土的控制,包括一系列繁榮的貿易、漁業城鎮。這些城鎮生產大量的糧食、橄欖、蔬菜和水果,成為(和現在一樣)聞名的“富饒的阿普利亞”。此舉激怒了當地的拜占庭官員,他們發起戰爭。雙方在坎尼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