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皇陵之謎(第3/5頁)

今天,高大如山的秦始皇陵封土仍然屹章於驪山旁,當年內外夯土的城垣已經殘缺不全,僅能看到內城西墻殘存的一段城墻。宏偉的地面建築在兩千多年前遭到項羽的焚燒,殘存的廢墟上仍有當年陵寢建築群的遺址,規模宏大。

封土的北側、西側有大片建築,模仿的是逝者生前“前朝後寢”的建制。

秦始皇建立了完備的陵寢制度,當年曾遷徙“三萬家”到陵園居住,負責修建與維護陵園。

有關秦始皇陵的概貌,《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得最為翔實,也最為可靠: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這段記載說;秦始皇剛一即位就開始在酈山營造陵寢,等兼並天下後,前來修陵的有七十多萬人。地宮穿透了多層地下水,並用熔化的銅水澆灌石縫防堵地下水。地宮修建了宮殿百館,有大量陪葬俑,安放了各種珍寶。地宮中安放了可以自動射箭的機關(機弩矢),一旦有盜賊擅自進入地宮,通過機關裝置連接起來的弩機可以自動連射。地宮中用大量的水銀做成四瀆、百川、江河、大海,而且用機械的方式讓它們流動不息。墓室上方繪制了天文星宿,下方制作成平原、五嶽。整個地宮用“人魚膏”做燈,可以長期燃燒而不熄滅。

東漢衛宏撰寫的《漢舊儀》記載:

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三十七歲,錮水泉絕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極不可入。奏之日: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將隸徒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制日: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史記》僅記載秦始皇陵“穿三泉”。《漢舊儀》的記載比《史記》更詳細一些:地宮挖到“深極不可人”、“鑿之不人,燒之不然”的地方,這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呢?應當是挖到巖石層,鑿不動了,無法再挖下去了。

《史記》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這段文字透露了地宮的三道大門,同時寫出秦二世為了保密而以工匠殉葬的殘酷。

當秦始皇陵的修建進入尾聲之時,工匠們正在地宮中門以內幹活,突然“閉中羨門,下外羨門”。辛辛苦苦的工匠最終竟然一個也沒有逃出,全部成為殉葬品。

這段記載談到了“中羨門”、“外羨門”,因此還應有“內羨門”,地宮當有三道門。司馬遷寫“中羨門”時用了一個“閉”字,寫“外羨門”用了一個“下”字。這說明“中羨門”是可以左右開合的,而“外羨門”則是能上下啟動的。那麽“內羨門”是怎麽開合的呢?我們無法得知。它可能與“中羨門”相仿,也可能和“外羨門”相似。三道羨門當在一條直線上。

耗資如此巨大的地宮又位於什麽地方呢?

《漢舊儀》明確記載“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是指秦始皇陵地宮是在墓壙之側“三百丈”遠的地方。這是否意味著地宮並不在封土堆下,而是在封土堆之側的某一處呢?比如說驪山某處。

2002年中國政府第一次把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納入到“86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之中,並且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陜西省考古研究所聯手開展大規模的秦始皇陵考古勘察工作。這項“863計劃”實際上是利用遙感考古與物探勘察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現代數字技術讓地下文物映現在顯示屏上,在不進行實際挖掘的基礎上探測秦始皇陵的地下遺存。此次勘察動用了八大類二十二項物探方法,經過一年努力,這項工程獲得了突破性成果。

為了保證科學探測的精確,考古工作者還十分艱難地在封土堆上用“洛陽鏟”連續勘探,即用傳統方法驗證高科技手段的可靠性。

洛陽鏟原是一種專門用於盜墓的工具。它的形狀是一半為圓柱形的鐵鏟,直徑5到20厘米,長20至40厘米。使用時掌握好洛陽鏟的弧度非常重要,稍不留神,它就不能帶起地下的泥土,無法發揮它的功能。洛陽鏟的一端有柄,柄上可以接長的白臘條杆,使用時能垂直向下戳擊地面,深度可達20米。利用這種半圓形的鐵鏟能夠輕松地打人地下並將地下泥土帶出至地面,並挖成一個直徑為十幾厘米的深井。盜墓者可以根據土質判斷地下是否有墓葬,有經驗者甚至可根據聲音判斷有無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