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趙高之死(第3/5頁)

趙高之所以立子嬰,是在和子嬰長期的相處中深知子嬰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野心的人,但他卻不知子嬰雖無政治野心但也絕不是一個沒有作為的人。

趙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過低地估計了子嬰。

子嬰殺趙高一是不願自己被趙高所殺,二是不願大秦帝國因趙高敗亡,所以,才毅然決然地設計謀殺趙高。子嬰和趙高之間的矛盾是生死之爭。子嬰有謀略,有膽識,只是這種謀略與膽識長期沒有施展的平台。趙高雖然擅長搞陰謀,但是,他認真對付的是扶蘇,是蒙恬、蒙毅,是李斯,是胡亥。

對於子嬰,趙高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裏。因為子嬰長期以來一直毫無政治野心,也無任何政治資源,只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公子。所以,趙高才敢立子嬰為秦王,同時也沒把一向無所作為的子嬰視為需要嚴加防範的政治對手。

恩格斯說,在歷史上活動的許多個別願望在太多場合下得到的完全不是預想的結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結果。趙高推著陰謀的車輪,踩著由他一手鋪就的血腥道路,走上了高位。他運用陰謀、權詐和恐嚇,上下其手,讓自己登上直達權勢高位的台階,也為自己挖掘了粉身碎骨的萬丈深淵。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趙高親手把自己釘在了歷史萬劫不復的恥辱柱上。

趙高最終沒能實現他的願望,走完了他臭名昭著的一生。

自秦亡之後,談到秦朝的滅亡,趙高總是被不斷提及。從古至今很多人都認為,趙高和秦朝的滅亡關系極大。

那麽,我們究竟應當怎樣評價趙高呢?

有兩種近乎對立的觀點:一是認為趙高是亂秦亡秦的罪人,二是認為趙高是“亡秦報趙”的功臣。

哪一種看法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呢?

我們不妨看一看趙高對大秦帝國的滅亡起到了什麽作用。客觀地講,趙高對後秦始皇時代大秦帝國的滅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沙丘政變。趙高是沙丘政變的主謀,他把胡亥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豪賭工具,通過沙丘政變除掉了秦始皇欽定的繼承人扶蘇,為自己攫取最高權力掃清了第一道障礙。

第二步,誅殺蒙氏。蒙氏兄弟是大秦帝國的功臣世家,也是阻礙趙高奪取大秦帝國最高權力的障礙,是趙高的心腹大患。因此,趙高毫不猶豫地除掉了蒙恬、蒙毅,為自己攫取大秦帝國最高權力掃清了第二道障礙。

第三步,清除公子。胡亥在趙高的蠱惑下篡改秦始皇遺詔奪取帝位,因此,胡亥本能地擔心秦始皇諸子對自己的威脅。趙高利用胡亥的猜忌心理,鼓動胡亥大開殺戒,殘忍地殺害了胡亥所有的兄弟姐妹,造成秦始皇直系血親被剪滅殆盡的局面。所以,當趙高在望夷宮逼殺胡亥之時,胡亥毫無反手之力,因為他的兄弟姐妹已經全部被他自己殺光,沒有一位可以幫他應付趙高的弑君叛逆。這是趙高攫取大秦帝國最高權力的第三步。

第四步,陷害李斯。李斯是大秦帝國的柱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李斯最大的缺失是過於計較個人的得失利害。因此,趙高利用了李斯的自私,威逼李斯就範,成功地發動了沙丘政變。但是,李斯對趙高來說,只是一個臨時的合作夥伴,沒有李斯的配合,趙高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讓群臣相信秦始皇的遺詔是傳位給胡亥的。趙高陷害蒙恬、蒙毅之時,子嬰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為蒙氏兄弟辯誣。此時的李斯竟然一言不發。李斯被迫同意篡改秦始皇遺詔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扶蘇繼位會重用蒙氏兄弟,所以,在趙高迫害蒙氏兄弟之時李斯袖手旁觀。趙高正是利用了李斯的自私之心,在秦二世本意不想殺掉蒙恬、蒙毅的情況下殺死了他們。此時李斯是趙高一亂再亂的幫兇。

但是,等到蒙恬、蒙毅兄弟,秦始皇諸公子、公主,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人一個個被趙高逼殺之後,李斯成了趙高奪取最高權力的最大障礙。此時的李斯已經是趙高的政治對手,但是,李斯始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趙高才設計在秦二世尋歡作樂之時有意讓李斯屢屢敗秦二世的興,惹得秦二世十分惱怒,趙高則趁機進讒言陷害李斯,致使李斯被滅三族。這是趙高攫取大秦帝國最高權力的第四步。

第五步,逼殺胡亥。李斯被殺之後,趙高已經可以為所欲為了,這才上演了“指鹿為馬”的一幕,成為中國歷史上相權愚弄皇權的經典案例。大臣們經歷了“指鹿為馬”事件以後,已經無人敢於對抗趙高,趙高奪取最高權力的機會終於來臨了。這才發生了望夷宮逼殺秦二世的事件,趙高一躍升為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制下弑君第一人。

此時的趙高已經夢想自己當皇帝了;只是他內心的極度空虛、大臣們的無言反抗,讓他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所以,趙高出於權宜之計才立子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