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進的腳步(第2/3頁)

陳新無所謂的擺手道:“這事咱們是答應過尚可喜,但宣府的事情之後,皇上東江鎮總兵,他知道黃龍是孫元化的人,一直跟本官不對付,不會輕易更換。此事沒完成便作罷,黃龍從上次皮島兵變之後威望大減,眼下只控制著獐子島,其他各島皆各行其是,黃龍直屬人馬兵額不過三千,實兵不到一千,對近在咫尺的皮島都無甚影響力,暫時先放一放。商社在采購時候可以刻意壓壓他的價,讓他對島兵控制力繼續下降,自然有他撐不住的時候。”

宋聞賢答應後在自己冊子上記錄好,陳新這才對軍令司的劉破軍道:“下面來說最要緊的軍務,破軍你說說。”

劉破軍站起敬禮,然後到了大地圖前面,用細竹鞭指著地圖道:“屬下先說第五營,八月時候,王碼夫在荊門州擊破張獻忠、掃地王等部,目前第五營應已接近武昌地區。流寇在河南和湖廣等地流竄,亦有部分經武關返回山西,洪承疇圍堵後,該部流寇往南向漢中和四川而去。朝廷為了應對更大範圍對流寇作戰,任命了兩個主要的總督,其一為洪承疇,負責山陜流寇,新任的五省總督陳奇瑜負責陜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五省,陳奇瑜曾命令第五營轉向漢中方向,祝代春未予理睬,商社和軍需司已在武昌囤積了足夠糧食,沿江各城皆在建立商社據點,原駐揚州的商社主官丁丁已赴九江主持補給事宜,待各點部署完畢,祝代春就會駐紮在武昌外圍,保護附近產量區,屯務司的分支機構會在當地招收流民建立屯堡,另外周來福承諾,明年爭取在湖廣建立商社地區網絡,就地解決後勤。”

陳新舉手打斷,轉頭對宋聞賢道:“外務司的機構在武昌建好沒有?”

“已經建好,正在與武昌各地官吏建立關系。”

陳新點點頭對劉破軍道:“你繼續。”

“然後是登萊,近衛營、第一、第二、第三營皆返回駐地,在登州地區,常備軍和總兵府有司常設人員合計兩萬四千人,屯堡和工坊預備兵九萬二千人,集訓基地四個,其中三萬預備兵曾參與一月以上集訓。登萊局勢穩固。現在冬季將近,為了防止建奴在冰凍期突然攻擊遼南,準備調遣第三營第一總和即墨獨立千總部赴旅順,兩部現已在登州集結,兩日後登船赴旅順,在遼南的駐地分別為木場驛和荊針鋪,作為遼南冬季防禦的預備隊。”

劉破軍的竹鞭移到了遼南的位置,“自去年旅順之戰後,建奴從遼南收縮,毛承祿所部占據繡巖,第四營在金州東北方向山區建立了連串墩堡堠台,騎兵進駐復州之後,沿復州至金州官道也建立了防禦點,金州的戰略形勢大大改善。宣大和寧遠馬匹貿易不斷送來戰馬,勤王的戰鬥群返回後,大部騎兵皆運送至金州編入第四營,第四營騎兵隊總數兩千一百,編為兩個千總部,二十個局,另有龍騎兵一個千總部。自八月底以來,祝代春在蓋州展開秋季攻勢,大小十余戰,共斬後金軍首級三百二十七級,俘獲真夷三十七人,斬獲包衣六百三十一人,其真夷和蒙人實際損失可能在七百至八百之間,我鎮騎兵損失三百一十七人,損失步兵一百三十人,此次蓋州作戰已逼迫建奴動員真夷超過五千,包衣近萬數。”

“此次秋季攻勢仍在進行之中,施行的要點,是不與建奴進行會戰,以騎兵遊鬥和小規模陣戰為主。軍令司推演建奴秋收完畢後,有可能會對復州進行一次進攻,鑒於遼東今年大旱,建奴糧食大量欠收,且建奴紅夷炮在旅順之戰中損失殆盡,目前殘余不足五門,軍令司認為建奴目前不具備在遼南長期圍困的能力,短期進攻則攻堅手段不足。遼南方面準備改變復州作為虛子的策略,緊急動員遼南十個屯堡預備兵守衛金州,將原旅順及金州守備隊抽調往復州,此方案經陳大人批準,目前已經開始通過娘娘宮往復州大量囤積糧食,復州將作為一個前線堅固據點進行經營。”

對於遼南的部署,劉破軍說得很簡略,這裏畢竟不是軍令司的作戰會議,匆匆說完之後就回到了座位。

陳新看了一圈,對劉民有問道:“民有對遼南的軍事部署有沒有意見?”

劉民有搖頭道:“沒有其他意見,只是有一點就是原來旅順地區的輔兵,這部分數量近五千,大多是以前遼南的東江軍戶。遼南地區建立屯堡後,他們很多人進入屯堡成了預備兵,也單獨立戶,這些人參加過旅順之戰,是十分優良的兵員,但是大多是單身漢,若是你下一批要動員他們,那他們家中的地就沒人耕,雖說有屯堡互助,但畢竟是耕別人的地,普通人不會太用心,所以這個問題請軍令司和動員司留意,征召的時候盡量征召那些成家的,否則剛開墾的土地會拋荒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