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攻勢(第2/2頁)

劉民有眨眨眼看著陳新,“就算這把皇太極拖死,北方拖死的百姓也多,咱們還是得軍事經濟一起上。”

“沒事,那朱國斌不是已經開始了麽。”

“叫啥名頭。”

“沒啥名頭,就是夏季攻勢,讓黃台吉多耗點糧食罷了,咱這次就是拖,拖死他。”

……

復州城,絡繹不絕的騎兵從北面鎮海門出城往蓋州方向而去。自去年旅順之戰後,皇太極收縮防禦,復州這裏沒有人願意去防守,皇太極只留下正黃旗少量馬甲,作為一個前哨基地使用。

在建奴攻打宣大期間,朱國斌對復州沿線發動一次牽制攻擊,輕松收復了復州,榆林鋪以南的所有驛站和軍堡都被後金放棄,其主力龜縮回了蓋州城和榆林鋪。榆林鋪離蓋州僅僅十五裏,從榆林鋪到復州,沿途有堝頭鋪、堝兒鋪、熊嶽驛、布子鋪、新安鋪、五十寨驛站、永寧監、南縣鋪、孟家川鋪、墨塔鋪、八家鋪十一個驛站和軍堡,互相之間間隔為十裏和二十裏不等,榆林鋪距離復州足足一百八十裏。

這些軍堡在前兩年被後金兵恢復,旅順之戰中作為後勤的中繼站,然後又被後金拆毀,變成一片廢墟,後金撤走時也在水井裏面放腐爛的老鼠和其他動物屍體,汙染當地水源。防止登州鎮快速追擊至蓋州。

登州鎮騎兵於二月進駐復州,南面娘娘宮建立了一個簡易碼頭,如同復州戰役時候一樣,可以順著沙河(復州河)進行補給。復州往北沿海都是從遼南山系中沖擊而來的平坦地形,登州步兵沒有進駐,只在山區建立了基地,第四營的一個千總部和山地步兵連在那裏層層設防,可以有效掩護騎兵的撤退。

從金州往岫巖方向也是一片山地,第四營擴編的另一個千總部部署在這個方向,金州本地建立起許多防禦設施,南關以南到處都在開荒建設,從登萊運送來的屯戶超過五萬人,整個登州鎮的本色都運來了這裏,登萊本地的軍隊就靠屯堡征收的六萬石糧食,其他的就只能往外買了。

遼南雖然暫時是虧本買賣,但這裏也有登萊不可比擬的優勢,完全是朝廷統治的空白區,登州鎮建立了完整的基層組織,沒有任何其他勢力礙手礙腳。

旅順之戰時候來援登州戰兵陸續回撤,只剩下第一營一個千總部留在旅順應援,原來的旅順守備隊也調到了金州,經歷過旅順之戰的大批輔兵變成了遼南旅擴編的預備兵源,整個金州地峽屯堡林立,從南關到旅順都是堅固的縱深,隨著屯戶的增加,登州鎮在遼南正在越來越穩固。

五月就是登州夏季攻勢開始的時候,陳新發動攻勢的目的只是為了拖累一下皇太極,只是經濟戰的配合,順便得點人頭跟朝廷交差,顯得遼南並不消停。

朱國斌帶著騎兵就駐紮在復州城,已經完成了一次對榆林鋪的破襲,在熊嶽驛建立了一個前進基地,後金隨即從海州和蓋州調來了三千騎兵,把朱國斌的騎兵趕了回來,熊嶽驛的前進基地也放棄了,後金兵面對一百八十裏的荒涼地帶也停下腳步,旅順之戰的教訓歷歷在目,他們沒敢繼續深入遼南。雙方都沒有打算現在在南四衛決戰。

水師調了七艘鳥船北上,搭載特勤隊隨時上岸偵查和破壞,吸引建奴注意之後,復州騎兵將再次出擊,朱國斌得到特勤隊轉來的消息,榆林鋪的後金騎兵已經撤離,他需要再去打一棍子,讓後金兵反復動員和調動,消耗他們的錢糧和勞力。

“對蓋州的破襲十分要緊,建奴沒有膽子再來遼南,上月東江鎮也突襲了九連城以北的險山、寬甸等六堡,除了遼西沒有攻勢之外,登萊圍打建奴之勢已成,要把建奴拖在遼東,蓋州是一處要緊地方,過了蓋州地勢開闊,咱們去一百騎兵,建奴要三百來圍堵。其背後的海州是遼中至遼西和喀喇沁的要道,乃復遼必爭之處,亦是建奴煮鹽的地方所在,陳大人給本官的目標,是兩年內讓海州附近變得無法屯田和煮鹽……”

朱國斌正在城樓給譚申等軍官分派任務,一名參謀從城下上來,對朱國斌耳語幾句,朱國斌臉色微微一變,片刻後對那參謀低聲道:“馬上寫成急報,到娘娘宮坐船直接去登萊,告訴陳大人此事。”

譚申看那參謀離開後,忍住好奇沒有問,一眾軍官都在猜測,但上官沒說的事情他們是不能問的,朱國斌掃了一眼他們笑道:“不是多大的事情,昨日抓到一個正藍旗哨馬,審問出來說德格類突然暴病而亡,莽古爾泰的妹妹莽古濟也被抓了,現在的正藍旗旗主變成了……豪格。以後咱們要重點打擊的旗,恐怕要加上正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