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局不迷(第2/3頁)

所以宋聞賢對耿仲明可謂十分了解,聽了對張大會道:“耿仲明腦袋聰明著呢,不用你去為他操心,這事就算陳大人不去找他,他自己便會去尋陳大人。”

“那倒是個趣人,想想也是,當時他們一起造反的,王子登、李應元死了,李九成孔有德去給建奴作了奴才,偏生這個耿仲明在活得好好的,在登州混得風生水起,比起尚可喜還混得好。”

宋聞賢笑道:“尚可喜比耿仲明老實一些,不過看風頭的火候還是有的,旅順這邊打完,東江的人都該能看明白了。”他收了笑,對張大會道:“青州總兵拿下來了,你下一步就要爭不那麽顯眼的副總兵,最少最少把遊兵營拿到手。今年青州這事總算辦成了,後面事兒也還多,就明年來說,陳大人可能要對付東江鎮中一些人,你在京師要留意,凡是跟東江鎮相關的,都要記錄下來送登萊。”

“聽宋先生宋先生你要走了?”

“自然,外務司一堆子事情,雖說京師重要的,但那邊也丟不得。”宋聞賢眯著眼睛,他知道不能離開登州的權力中樞太遠,雖然楊雲濃資歷比自己差得遠,但老是由他處理司中事務,在內部的權威感會超過自己。

他又對張大會補充了一句,“不過我走得慢,青州總兵的事情你還是先派快馬去登萊告知陳大人。”

……

京師的快馬出來,一路上靠各地的商社換馬,商社充當著登州驛站的作用。即便如此,陳新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過了八天。

陳新在平度和青州視察了一圈,主要檢查預備兵的訓練情況。冬季土地凍得鐵一般,屯堡沒有任何農業活動,也沒辦法修路,正是訓練預備軍的時候,這些農戶冬季也能撈到些補貼。

陳新在旅順戰後加快了老兵替換的速度,一批有經驗的士官退到動員司,充實到各個動員司令部,然後將新兵補充進常備兵,雖然看著戰兵人數沒變,但總人數實際增加了上千,潛在的動員能力就更強,有這些士官的充實,動員軍的戰力會增加一個台階。

登州的常備軍是從各個屯堡抽調混編,這些預備軍卻依然依托於屯堡體系,依靠社區紐帶打造動員部隊的凝聚力,平日一起勞動的一起訓練的人,當然比陌生人更有信任感。

收到消息之後,陳新立即返回登州,在朝廷命令到達之前召見了耿仲明。

耿仲明站在陳新的書房中有些手腳無措,平日間他在登州也是一號人物,手下控制的牙行不認什麽關系戶,除非是朝中大員和本地知縣以上的,其他人的稅一律照收,誰來說話都不好使。

連王廷試和呂直現在也不對他大呼小叫,偏偏每次見陳新都有種不自覺的緊張,即便明知道陳新不會對付他,也還是止不住那種恐懼。而且他現在還有了一個習慣,就是坐下之後都要看看背後有沒有人,在家裏吃飯都是如此,如果不是親信就吃不下。

“耿將軍坐,先恭喜耿將軍高升了。”陳新客氣的請耿仲明坐下。

“都是大人的恩典,小人心裏明白著呢。”耿仲明說完坐了一個角,然後回頭去看背後,轉了一半想起這是陳新的書房,趕緊又轉過來。陳新正在倒茶,也沒有注意到耿仲明的動作。

陳新書房中就兩個親衛,這也是他的習慣,不會單獨見那些武力比較高的人。他自己端了一壺茶過來,給耿仲明倒上一杯,害得耿仲明又站起來。

陳新坐好後道:“也是耿將軍確有軍功,旅順雖是沒有直接對陣,但耿將軍在河南打仗的時候身先士卒,本官都是親眼看著的。”

耿仲明心中略微有些得意,畢竟這是他自己的真實成績,得到認可總會有些滿足感,尤其是在這個精明的上級這裏。

陳新繼續道:“這次你任總兵,京師還是要去一趟,沿途若是有什麽不便的事情,到當地商社打個招呼便可,當地一般事情都能辦得下來。到了京師的話,就不要去商社,自然有人會去找你,若是你要打聽消息什麽的,問他們便可,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耿仲明知道陳新在暗示自己,不要有任何壞念頭,他的人到處都是。耿仲明連忙道:“下官省得,謝過大人關照。下官一向是個山野莽夫,京師很多事情不懂,若是京師有要緊事,只好托商社的人來請大人幫忙拿主意。”

陳新聽他表明了態度,便揮揮手道:“不會有多大事情,跟你上次面聖一樣,當官的常例罷了,皇上也好部堂也好,有什麽吩咐你就只管答應下來,真有為難的,就跟京師的張大會商量,他在京師路子多,也能幫你出處主意。”

上次陳新說他助他當青州總兵之後,耿仲明私下想過這件事情,陳新肯定是看上了青州府的地盤,他也知道如何做,當然最要緊的是青州的三個營,正兵營肯定是青州總兵的,剩下一個奇兵營和一個遊兵營就看後面會安排誰,估計至少會給登州鎮一個,否則無法服眾,因為登州的軍功已經壓了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