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老友(第3/3頁)

回望更遠的歷史長河,不可匹敵的蒙古帝國終止了南宋,從他近年看到的一些宋代書籍上,南宋比明代更開放,而且已經走向海洋,似乎更有資本主義萌芽的可能。朱元璋趕走了蒙古人,卻吸收了很多蒙元政治制度的糟粕。

明末政府對基層的完全失控,使得明末的思想、經濟和技術都有了大的發展,軍事和財政卻陷入異常薄弱的程度,國家的力量完全無法動員出來。頂層制度的缺陷、遍地貪腐、小冰河、後金,這幾個因素互相交織,又催生出了流寇這個終結者,讓最後一個漢人政權在小冰河頂峰的那一年戛然而止,變成了一個半野蠻半愚昧的殖民地。明末的政府如果有南宋三成的動員能力,那就沒有建奴什麽事了。

劉民有搖搖頭,他不知道上天是不是專門畫了一條三百毫米降雨線,就是用那條線來限制這塊土地的文明發展。

吳襄的身影出現在另外一艘船頭,這個商人將軍嗅覺靈敏,從登州軍報上推斷建奴可能要遭殃,便再次趕到了登州,軍隊那邊他不認識人,只好找到劉民有。劉民有對遼鎮不感冒,但對吳襄本人印象還算好,這人很會來事,過來多半是找陳新談生意,專門把登岸的地方改在了南關,這樣避開了旅順的禁地。

劉民有走下跳板,下面等著幾個軍官。

“大人,屬下是軍令司的參謀朱馮,專程來接大人的,劉大人您是坐馬車還是騎馬?”跳板下面是一個年輕的軍官,他敬禮後滿臉微笑的看著劉民有。

“騎馬。”劉民有說完後,也笑著打量面前的參謀,“朱馮你可與當年在職業校不同了,壯實了不少。”

那朱馮謙虛幾句,然後領著劉民有走過棧橋,邊走邊笑道:“原來大人還記得屬下,當年劉大人來親自授課,小人記憶猶新,不過大人貴人事多,小人還以為大人忘記了。”

劉民有哈哈笑道:“你們是登州鎮的希望,我對很多學生還記得,當年很多識字班的人都在各司當骨幹了,你當年是班上第一,後來工坊想要你,你卻非要去軍隊,所以我還記得這事。”

此時到了拴馬的地方,這裏等著幾個總兵衛隊的人,他們都認識劉民有,跟劉民有敬禮後拉了一匹好馬過來。

朱馮這時才對劉民有道:“小人當時沒有其他想法,工坊給的工錢高一些,但小人就想打仗,當時黃總訓導官來學校講話,說男兒當只手把吳鉤,掃凈天下不平事,當登州鎮的兵是天下最榮光之時,天下人的命運都在咱們肩頭,小人深受鼓舞,便立志要參軍,很多同學也在軍中,這次立功的火箭兵中就有兩個。”

劉民有鼓勵的拍拍他肩膀,不過他對黃思德這個學生一向印象不佳,便沒有評論黃思德的話,只是對朱馮鼓勵道:“各行業都有各自用處,工坊也可能在將來改變世界,不過如今天下紛亂,軍中自有男兒的天地,跟著陳大人好好幹。”

朱馮高興的應了,笑容如同陽光一樣燦爛,劉民有也笑笑,然後回頭對吳襄拱手道:“吳將軍請在碼頭少待,這裏是登州左協的防地,未得陳大人準許,吳將軍去金州頗有不便,只要請大人留在碼頭,這裏有人招待將軍食宿。好在與金州相隔不遠,或許不要一日就有人來接大人了。”

“劉大人只管去,大人能帶下官來此處,已是幫了大忙。”吳襄一貫的風度翩翩,絲毫不以為意。

與吳襄告別後,劉民有騎上那匹馬,與幾名軍官一同往金州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