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2/3頁)

代正剛受了陳新的提醒,仔細觀察後金各旗的部署,兩翼分別是兩黃,從西依次是兩白旗、黑旗、蒙古左右翼、兩紅旗、兩藍旗,滿洲兵大多在後陣,前陣是衣衫各異的外藩蒙古和包衣,最奇怪的是,中間黑旗的部分還有一股鑲黃的人馬。

“大人,中間有一股鑲黃旗,會不會是豪格?”

陳新看了半響搖搖頭,他哪裏猜得出來,他轉頭對後面的副官道:“把那個巴克山帶來。”

斷了腿的巴克山關在水城外的營房,由情報局看守,幾個衛隊士兵很快就把他擡過來,陳新已經接見過他一次,安了他的心,巴克山現在見了陳新十分恭敬。

陳新遞過遠鏡,指著中間的鑲黃旗問道:“那中間的鑲黃旗會是誰?”

巴克山小心翼翼的接了遠鏡,一看之下嚇了一跳,好一會才習慣了這個神器,看了片刻就道:“約五六個牛錄,必定是阿巴泰的。”

巴克山細細的給兩人解說,實際上那是阿巴泰自管牛錄,阿巴泰最早在鑲白旗,有六個自管牛錄,皇太極一改旗色,他就成了鑲黃旗,旗主是豪格,這次皇太極為了表示兩黃並未躲避責任,便順著莽古爾泰的話,把阿巴泰頂在了中間。

阿巴泰也是有苦說不出,後金有三種牛錄體制,分別是自管牛錄、公中牛錄,包衣牛錄。自管牛錄就是各個貴族自己管轄的,比如不是旗主的阿濟格、薩哈廉、德格類、杜度等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牛錄,各旗固山額真也是如此,連後金汗也不能隨意剝奪,即便有錯需要罰沒,那也是在他們自己的傳統親友之間調整,莽古爾泰在大淩河被罰了兩個牛錄,就是交給他的本旗弟弟德格類,而不會直接被罰到皇太極的兩黃旗去,這是後金一貫的規則,也是八旗制度的基礎之一。

牛錄部分私有的體制下,皇太極不可能完全做到大公無私,其中的鬥爭十分激烈,就如同鑲白旗的阿濟格和多爾袞,多爾袞雖是旗主,但平時管不了阿濟格的自管牛錄,兩人的實力其實不相上下,連莽古爾泰這樣粗暴的,平時也拿正藍旗有些牛錄沒法,旗中的德格類和固山額真,他們都有幾個自管牛錄。這種私有制如同明軍的家丁。在對上更腐朽的明軍時候,大家的傷亡都不大,好處卻不少,耍心思的時候不多,很多時候還爭著去打,以獲取軍功,現在對上強悍的登州鎮,後金這種體制的弊端便開始顯現出來,阿巴泰就是代兩黃旗承受損失,而實際上,皇太極的核心力量並無損失,又可以封其他旗主的口。

陳新和代征剛聽完,心中對後金的原始部落體制都有些不屑,代征剛連連搖頭,他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麽明軍會在這樣的部落軍隊面前一敗塗地。

旁邊的三門紅夷炮開始怒吼,面對下面成片的目標,早已標定好炮規的紅夷炮精度尚可,每次總能砸到幾個人。

這點傷亡對後金七萬多的基數來說,連皮毛都算不上,皇太極的大氂出現在北山崗腳下,各部後金兵頂著山頭上的炮火,進入各自攻擊地域,一片片的後金軍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號子。

陳新打發走巴克山,對身邊的代正剛道:“建奴孤注一擲,我要回旅順南城坐鎮。正剛你要守穩土墻左翼,西官山在萬不得已時,可以放棄,後金兵炮火不強,關鍵是旅順城池和水道。”

“屬下明白。”

陳新調頭下山,沿途檢查防禦準備,陳新沒有打旗號,那些士兵沒有注意到他在經過。各部的訓導官都在訓話,士兵們不時激昂的歡呼,最激動的是那些輔兵。

他們大多來自原來的東江鎮,當初陳有時等人留下的,經過幾次甄別後,兵油子都被清理出去,剩下的大多是尋常士兵,經過登州招募一批屯戶後,總數有四千人,編成四個輔兵千總部,少量的訓練主要針對紀律和守城。他們平時種田,農閑時候就開挖壕溝,除了管吃住外,只有五錢銀子的工錢,登州來的那部分輔兵則在登萊優先分地,由家中人耕種。陳新給他們的承諾是,收復遼東後給每戶分一百畝地,這是他們的希望所在。

東江鎮留下的那些人與建奴仇深似海,每日又有訓導官的鼓動,維持著他們的仇恨。陳新雖然給得不多,卻比以前沒吃沒穿要好,而且陳新還給了一個上升通道,他們可以通過表現優異進入戰兵,有著現實的希望。

他們也知道今天是大戰,高聲呐喊著,連陳新也受到他們的感染,感覺一陣陣的熱血往頭上湧。

陳新順著南坡的防線到了山腳,從靠海邊的通道進入土墻,很快來到旅順北墻,看到了忙碌的劉破軍。

陳新來到劉破軍的地方,豎起自己的大旗,這一仗劉破軍就是參謀長,劉破軍在旅順呆了一年,陳新相信他會比自己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