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畿南(第2/3頁)

但是進入京畿地區就完全是兩回事,一旦到了真定府,和順天府就只隔著一個保定,那種感覺就是直觀的了,到時就是一件大事情。

梁廷棟回到桌邊翻出九邊圖,能調的邊軍都調動了,那些套寇、土默特等等部落不能不防,河南兵長期處於內地,戰力可能就和班軍一個水平,山東標營的戰力在遼兵面前露了底,也是不堪用的,他眼睛跟著就轉到了登萊。

“只能這裏了,就是這陳新剛送了孝敬,在復州又損失慘重,此時調他剿寇,似乎不妥啊,溫老先生那裏也不好說。”梁廷棟微微搖了搖頭,“怎地就只有登州能出強兵了,也不知這陳新怎麽練出來的,復州死傷兩千,他還有兵沒有?”

……

“此次龍騎兵千總部損失最大,傷亡又多半在第二司,文登三號四號屯堡遭受重創,很多人家的頂梁柱沒有了,傷亡集中在這兩個屯堡,對兩個屯堡的士氣損傷很大,兩個學校裏面年紀大點的孩子都退學了,回家裏面幹活,相同的情況在身彌島便有一次,那次是威海一號屯堡,很難恢復元氣,這征兵制度建議做一些改動。”

平度州西門外的民政駐地中,陳新一邊抽煙一邊聽著莫懷文的匯報,莫懷文負責著屯堡的事情,就近在平度辦公,陳新這次和劉民有一起視察平度,臨時組織了一個會議,說的是兵員結構的事情。

身彌島和復州兩戰,農兵損失都比較大,最頭痛的是集中於幾個屯堡,其中的威海一號屯堡在身彌島被打得元氣大傷,這給群體的示範效應十分不好。

果然莫懷文接著就道:“這幾個堡的人都十分擔心在金州的親屬,屯長反饋上來說,綜合門市寫信的排起長隊,都是說些要保命的話,代書的人沒有寫。”

陳新輕輕點頭,他當初設計農兵連體制的時候屬於高強度的動員,他模仿的是此時瑞士的模式,瑞士的雇傭兵都來源於山民,以村落和社區為紐帶組成方陣,平時一起訓練,出戰時候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這在當時的歐洲是無法模仿的。

這種獨特的兵員結構使得瑞士方陣熟練而極有凝聚力,讓長矛方陣具有了進攻能力,各國以此為模板改進,產生了更強大的西班牙和荷蘭體系,包括後來的古斯塔夫方陣都脫胎於此,可以說是瑞士方陣使得步兵在歐洲復興。

後金的結構也是類似於此,他們軍民一體的牛錄基本按村落聚居,這種以社區聯系的集體是有一定凝聚力的。明軍雖然體制看著是職業兵,但制度的嚴重缺陷和大明整體的腐朽使得他們還不如這種社區部隊。

現在登州鎮屯堡體系超過了三十五萬人,各個商社還在各地散播消息,後面還會有流民到來,在這種遷徙中,很多體力差的人不會遠赴登州。所以陳新這種屯堡結構中,青壯占了大多數,他現在不缺兵源,登州鎮職業軍隊的體制可以讓士兵長期相處,共同訓練,其凝聚力不會比社區方式低,確實可以將這種體制作一些調整。

陳新對兵務司的李東華問道:“類似的還有那些千總部?”

“都是最開始組建的一批農兵連,以第四營最為嚴重,改組之後整編的其他幾個營都重新編排過,同一營伍中不會集中太多相同屯堡的人。”

“第四營各千總部進行一次調整,尤其是龍騎兵千總部,他們改組自農兵第一總,又身處金州前沿,不宜損耗過度,有些年紀大的有家室的老兵可以退伍,補充一批抽調的預備兵,要選各堡最好的,還有就是士官不要退伍,有家室的軍官可以退下來幾個,到武學騎兵科擔任龍騎兵教官。”

李東華和祝代春都同時記錄著,這事情涉及到了兵務和動員兩個司,領導動動嘴,下面跑斷腿,他們剛剛才把大整編基本弄妥,第三千總部到現在還沒補充完,新的任務又來了。這個工作量還相當不小,一般先由屯堡上報家庭情況,然後逐一核對兵冊,最後還要抽查核對,第四營的各種文冊也要重來一遍。

老兵退了又要抽調新兵補上,又涉及往旅順的運輸,補充各部後的整訓計劃等等,李東華想著就頭痛,他對陳新道:“大人,不久那遼海便可能上凍,若是按一般的補充計劃,這批補充兵難以提前到達旅順……”

“那就先抽調一千名預備兵送到旅順,邊退伍邊補充,屯堡核實那一步先省掉,補充完了再抽查。”陳新一貫是這個作風,劉民有說他是管理簡單化,不過這種方式讓陳新省了不少心力。

陳新原本也想對兵員做一個調整,以前的一些老戰兵和農兵陸續成家生子,一旦陣亡對民政的撫恤壓力很大,兵員就要未婚的最好。從陳新功利的角度來說,也是最省錢的,就像後世征兵一般,人數最多的義務兵都是年輕單身漢,家庭的負擔和牽掛都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