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人氣(第2/3頁)

黃思德低頭道:“我們是按給宣府的報價給的,他們不……也是友軍麽。”

“宣府那邊是友軍,但不是吳大人。”陳新扔下一句,結束了表演。

他轉過來對吳襄道:“吳大人,本官實在難為情,這些手下太不懂事,不過兩百多個人頭,吳大人只管拿去便可,你我兄弟來日方長,至於銀子麽,該掙在生意上,不在人頭上。”

吳襄十幾歲開始跑江湖,一眼便知道陳新是演戲,不過他也知道了陳新的價位,當然不可能按陳新說的不給,真不給的話,陳新背地還不知如何恨他,日後就不好打交道了。同時他也不願欠陳新人情,他馬上說道:“大人請勿責怪兩位兄弟,他們兩位對小人很客氣,而且方才也談妥了交換的條件。此事乃兩鎮雙利之事,陳大人亦是總兵,朝廷裏面那些道道都清楚,小人也不瞞陳大人,關寧這兩年來處境艱難,急需一次大捷振奮人心,而陳大人缺乏戰馬,如此一交換,則遼鎮能大有起色,登州則強者更強,些許銀子不算什麽,大人的人頭也不是撿來的,可是拿命換回來的,小人無論如何都該向那些家眷表示些心意。”

陳新輕輕嘖了一聲,“吳大人這是什麽話,兄弟交了你這個朋友,這些事情自會處理,不會虧待了那些家眷。”

吳襄跪下哽咽道:“大人高義,但小人方才聽說,連大人在戰場都中了兩箭,小人豈敢無功受祿,大人的心意小人心領了,但請大人也收下小人心意,方才兩位已經跟小人談妥了,兩千五百匹戰馬加一萬兩銀子。”

“吳將軍快起來,這,這可如何是好,那本官就勉為其難,不過那一萬兩銀子本官不要了,就只要兩千戰馬,另外本官再付銀子買一千匹,吳大人不要再加了,再加就是看不起兄弟了。”

吳襄這才擦了淚水的起來,“這次小人亦帶了兩百匹過來,要湊齊總數兩千匹馬頗費時日,非一時能得齊,小人便先將銀存入大人錢莊,發一批馬便取回一批。”

“何必如此,本官信得過吳將軍,明年六月給齊便可,不急於一時。”陳新親和的微笑著,“本官說過,和吳大哥來日方長。”

幾人生意做完,表面上皆大歡喜,吳襄和陳新之間不傷面子,還好像是兩人友情加深了一般,實際來說也是各取所需,吳襄總共付出四萬兩,但首級畢竟到手了,陳新既有人情也有收入,給關寧人頭他不怕關寧真的崛起,畢竟大小軍閥的體系擺在那裏,他也不相信朝廷會把遼餉全給自己,關寧軍控扼山海關,他們的銀子朝廷是不敢減得太厲害的。吳襄的價值在於通往遼西和喀喇沁、喀爾喀和科爾沁蒙古的商路,順便也和關寧軍私下緩和一下關系,關寧軍軍閥之勢已成,日後在遼海是屬於一股單獨的力量,也是他需要爭取的,至少不適合站在對立面。

吳襄此時甚為疲憊,不過他還需要與陳新隨行,在海上交割點驗人頭,以免到了登州人多眼雜走漏風聲。陳新給他安排了一間廂房休息,自己有匆匆忙忙去了民事部。

吳襄盯著陳新的背影輕輕搖搖頭,“如此臉皮,如此手段,還那麽能打仗,難怪祖少傅不是他對手。”

……

登州碼頭上人山人海,水城城墻上彩旗飛舞,許多百姓也等在振揚門內外,要看看上千的韃子人頭。

一艘二號福船緩緩停在碼頭,岸上鼓樂齊鳴,陳新在船頭看到王廷試和呂直都親自來迎接大軍,趕緊走下跳板,對兩人跪下行禮。

“末將拜見王都爺、呂大人,末將奉二位大人之命,領登州鎮正兵營、左協、奇兵各營進擊復州,遵二位大人所定之方略行事,陣斬真夷首級九百有余,脅從之漢奸人頭四百,其中含鑲白旗甲喇額真一人、巴牙喇甲喇額真一人、牛錄額真三人、正藍旗牛錄額真一人,尚有部分建奴死於復州城內,未能砍下首級,建奴損失超兩千之多。另繳獲鑲白旗甲喇額真大旗一面、牛錄旗五面,已重創建奴鑲白旗、正藍旗、烏真超哈黑旗各部。”

王廷試哈哈大笑,斬首一千的話,建奴死傷個兩三千是很正常的邏輯,塘報上這麽寫也是沒問題的,他高興的扶起陳新,“七月陳將軍出征之時恍如還在眼前,如今卻已大勝而歸,一鎮斬首真夷九百級,實乃十年未有之大功,雖復州未下,瑕不掩瑜也。”

呂直也難掩喜色,如今山陜流賊肆虐,關寧跋扈難制,能帶給皇上好消息的,便只有登萊了,按說孔有德等人叛亂,監軍也是有責任的,太監不比大臣,還要三司會審才能定罪,那只是皇帝一句話就可以殺頭的,多虧陳新及時趕到,呂直反而得了個恢復登州的大功。有了這個籌碼,朝中有些想對付太監的言官也只能幹看著,幾封彈劾的奏疏都被留中了,內閣也沒有說什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