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對立(第2/3頁)

所以朱萬年如此做派,雖然符合定制,卻不符合如今的潮流。頗有些讓王廷試心中不快,當然他臉上一點沒有表露,十分親和的拱手還禮。然後便是朱萬年的隨從,分別有府同知、通判、推官、經歷、知事、照磨、檢校、司獄、教授、府學訓導等等府衙直屬人員,再後面是掖縣的知縣、縣丞、主簿、典史、縣學教諭、訓導等人。最後面是當地縉紳。

朱萬年一一給王廷試作著介紹,其中有不少人曾在登州與王廷試共事,當時王廷試當時還是登萊道,雙方一陣熱烈的寒暄,朱萬年完全把後面一眾軍官扔在一旁。

好半天才寒暄完,王廷試便介紹陳新等人給朱萬年認識,首先便是陳新,陳新正二品軍職,也不給朱萬年這個四品官跪拜,只是拱手為禮,朱萬年回禮後掃了一眼後面軍容肅穆的中軍衛隊,對陳新淡淡道:“陳將軍手下果真是軍紀肅然,此去就任登鎮總兵,本官先恭賀陳總兵高升,但日後還盼將軍以此強軍造福百姓,萬勿如同李九成孔有德般兇悍不法。”

陳新知他意有所指,心中對這些周邊的掣肘早有不耐,明明有廣闊的幅員和充足的人力,政府卻無法有效調配,形成對建奴的優勢。這個朱萬年肯定是有能力的人,不過跟陳新不是一路,當下也淡淡回道:“謝過朱大人謬贊,王大人當年為登萊道時,曾對末將淳淳教誨,從那以後,末將便如同王大人般,心中一直以百姓為念,文登軍戶如今人人安居樂業,一冬無一人凍餓死。日後到了登州,亦同樣會遵從王大人提點,讓更多百姓得福。”

朱萬年身後的縉紳中傳來幾聲輕輕的嗤聲,陳新只當做沒聽到,王廷試卻頗為受用,對朱萬年道:“當年本官見到陳將軍時,他還是文登營周守備的屬下,都是靠著實打實的戰功一步步升遷到此,日後朱知府還需與陳將軍和衷共濟,造福登萊百姓。”

朱萬年對王廷試躬身道:“王大人,陳將軍既然馬上就任登鎮總兵,下官卻有一事要請陳將軍和衷共濟。”

陳新聽了估計此人要說爭地的事情,連忙在心中準備措辭,誰知朱萬年開口道:“平度州原本也算平靜,但兵亂之後,北大澤山內突然匪患無數,更有不少孔部亂兵加入,近日多有流竄出山為禍鄉間,平度州尚有文登一部,卻未聽聞他們入山進剿,下官在此代平度百姓向陳將軍陳情,望登州鎮剿滅此大患。”

陳新知道那些縉紳多半是抓到了些蛛絲馬跡,猜測大澤中的土匪有人聽命於文登營,當下微笑道:“剿滅匪患是我輩武人本分,本將盡力就是。不過朱知府久在萊州府,當知平度匪患非今日才有,要徹底剿滅,非一朝一夕可就。朱大人守萊州調度得法,可見精通兵法,連朱大人主理萊州多時也未能撲滅平度眾匪,本將一介武夫就更要費些時日。”

朱萬年聽陳新暗諷自己,不動聲色道:“所以王大人說要我等和衷共濟,便是如此,等陳將軍回來,本官願與登州鎮一道入山剿匪。”

“能得朱大人同行,本將之幸。”

朱萬年聽完盯了陳新一眼,又一一與盧傳宗等人見過,最後到了耿仲明面前,王廷試介紹完後,朱萬年眯著眼睛看著耿仲明。耿仲明本來還打算好好見禮,看他這個樣子,也不行禮了,就這樣愣愣的盯著朱萬年。

耿仲明在登州見多了文官落難的模樣,原來那種對文官根深蒂固的懼怕早就不翼而飛,他現在連王廷試和呂直也未必樣樣遵從,唯一只怕陳新,看這麽個四品知府裝模作樣,心中極為不快。

“原來這位便是破平度州的耿參將……”

陳新淡淡打斷他道:“耿參將不是破平度州,他是潛於賊營,開門迎接王師光復平度。”

耿仲明聽陳新為他出頭,心中底氣更足,大大咧咧道:“本將在登州是受了亂兵脅迫,到平度後感於王大人和陳將軍胸懷,看不得那李九成孔有德亂殺百姓,幡然悔悟而迎王師進城,兵部和皇上都已準許本將戴罪領原伍,朱知府要和衷共濟,以後不要說錯了。”

側面突然飛出一個鞋子,耿仲明久經沙場,反應靈敏,腦袋一偏剛好讓過,鞋子啪一聲打在王廷試臉上,嚇得王廷試啊一聲大叫。大家還沒反應過來,一個生員就從後面沖上來廝打耿仲明,場中頓時大亂,他一邊打口中一邊罵道:“你這屠夫,在平度殺人無數,又在安香保殺生員十余,老子今日便要……”

他還沒說完,耿仲明已經一拳將他打翻,耿仲明惱怒的還要踢打,後面的縉紳一擁而上,揪著耿仲明的官服,要來群毆耿仲明。

“快住手!”朱萬年留意到王廷試挨了一鞋底,連忙勸阻眾人,那群生員發了性子,哪裏理會他。場中一片大亂,陳新收了耿仲明為小弟,這時候自然不能躲在旁邊,陳新大吼一聲,招呼文登將官幫忙,代正剛、盧傳宗、王長福等人沖進中間,成了武官對縉紳的群毆。萊州府的少數官員也加入進來,其他人則在旁邊著急的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