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果實

崇禎五年的四月,文登的屯堡一批批在各地建立起來,星羅棋布的撒在登萊的廣闊境域內。

因為地契得來不正,加之其中有不少骨皮分離的田地,各地爭地群毆事件每日都在發生。耿仲明的標營忙得團團轉,只要有文登的人來報說哪裏有聞香教,他們就急急趕去,搶完打完又去下一處。

寧海州、萊陽、棲霞、蓬萊各處都有一個典型被彈壓,登州兵變剛過不久,地方官對這群遼兵畏懼如虎,只看孫元化的下場就知道,亂兵還可能招安活命,地方官卻沒有活路。而且他們在登州久了,消息也很靈通,看耿仲明等人作為就是為搶地來的,而地是文登營的,也就是說耿仲明背後還有個更恐怖的陳新,他在登萊已經是比巡撫還強大的勢力,這些地方官誰還敢去受理那些告狀的人。

宋聞賢的外務司草創,規模十分有限,但宋聞賢這幾年也帶了幾個隨從出來,他們與登萊地方上的官員打打交道還是會的,三月四月一圈拜訪下來,該給的好處也給了地方官。各位父母官本來就不敢惹遼兵,現在又有了好處,對各類上門告狀洗冤的一律壓住。

劉民有和陳新確定的方針是重點打擊縉紳,族長則是無限期扣押,直到他服軟為止。不服軟的就一直以聞香教名義調查,對宗族中其他有地位者敲山震虎,達到事實消除族權的作用。

不幸成為典型的幾處地方遭到嚴厲打擊,領頭的縉紳和族長非死即抓,地方官不敢收押的,就由遼兵暫時羈押,罪名一律是勾結亂兵殘余和聞香教結社。

土民打不過這些遼兵,遼兵又不講理,加上領頭的都不在,民戶如同一盤散沙。文登的屯堡乘機建屋占地,這些屯戶全部都有刀槍,民戶已經不是對手,只能任由他們站穩腳跟。

接著就有些能言會道的人到各個村中招募屯戶,凡是原來耕種他們土地的佃戶一律吸收,仍種原地,屯堡中有耕牛分配使用,有統一組織的水利建設,十歲以上小孩可以在學堂識字,糧食買賣都由門市包下,保證足稱。唯一多出來的負擔,便是有什麽兵役和兩種勞役,兵役是要參加屯堡訓練,也可能會調去打仗,勞役則是修葺水利和附近道路。

相比起那些佃戶原來的沉重負擔來說,這些條件十分優厚,文登這幾年發展很快,各種傳說流傳在各地,據說連新去的流民都能吃飽飯。這些土民中不少也有親戚在文登,或是投奔過去的。各種口碑都很好,佃戶以前受著幾重剝削,一旦投入文登屯堡,那麽就只承擔固定糧稅和那幾樣差役,而且兵役和修路都還有一些報酬,並不是白做。

在利益面前,他們的敵意逐漸消除,除去少部分族中的死忠外,大部分佃戶馬上感恩戴德的加入了文登屯堡。而屯堡暫時讓他們仍然居住在原來的村子,這是莫懷文特別要求的,就是要借這些人的嘴巴跟左鄰右舍宣傳屯堡的好處。

生產資料和工具歸屬的變動,在迅速的改變著幾處鄉村的農村狀況,原來宗族控制下的耕牛、耕地現在都能在屯堡取得,而且屯堡背後還有強大的軍隊。利益鏈條的改變正在割裂原來的宗族紐帶。

等到屯堡開始招募一批臨時勞工修路的時候,開出了三錢銀子一月的工錢,沒有加入屯堡的普通民戶踴躍報名。各地報上來的報告都很樂觀,認為現在就算把那些族長放回來,這些民戶也絕不會再跟著他們與文登屯堡群毆。

這個結果讓劉民有很滿意,莫懷文的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威壓之後才給甜頭,既確立了文登營的強勢地位,又在之後達到了緩和矛盾的目的。通過吸收佃戶化解了對土地這個重要生產資料的矛盾,再通過提供勞動機會消除當地自耕農的戒備心理。唯一無法化解的,就是縉紳和那些土皇帝族長,因為文登搶去的利益都來自他們。

這套方法在其他地方逐一推開,莫懷文也到了平度州,開始接受處理最麻煩的平度州。這裏田地數量很大,整個平度州耕地兩百三十多萬畝,另外還有十萬畝左右拋荒地,後來在康熙年間才重新耕種。

文登營在攻克平度後抓了當地的吏目,將城中縉紳的土地改歸文登營,這些大部分是熟田,其中投靠的不在少數,與登州佃戶居多不太相同,這將是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因為其中很多投靠的都是縉紳的親朋故舊,實際上每年只交很少的掛靠費,其中又有骨皮分離或再另外招租的,情況比登州更加復雜。

平度州前面設的屯堡大多是占據爭議較少的地,如今開始要動那些敏感的優良地塊了,莫懷文的策略便是絕不認掛靠,只認地契。實際在耕種的佃戶,可以入屯堡。其他的一律收歸文登屯戶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