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文登軍報(第2/3頁)

“還有八磅炮樣炮實驗完成,但軍隊還沒有相應編制,沒有說訂不訂,唐坤來文詢問是否繼續做批量生產型的改進。”

“那就讓他繼續改進,遲早要用到,試制所用的銀錢,也要核算在成本裏面。以後這種事情直接跟軍隊確認,軍隊確定需要,就持續改進,不需要拿來我批準。若是軍隊慢了,就催他們。”劉民有知道陳新必定要繼續擴軍,更大的野戰炮是需要的,四磅炮在軍隊中大受好評,在身彌島和登州兩次亮相後,可能會給後金或其他勢力啟發,沒準也會制造這種野戰炮,陳新的對策是用更大和更多的火炮去壓制對方。

“徐元華來文詢問,那一千多女子大多不肯回鄉,眼下還剩了九百多人,新建的煙廠只需要五百左右,其他四百多該如何處置。”

“這是情報局申請提走部分高档珠寶的申請,陳大人已經批準了,還需要大人副署。”

“這是文顯明報來的玉米種植條件,文登適合種植的地方已經大致確定,能夠擴大幾萬畝耕地,每畝守城能有百余斤,下一步他準備在登州和萊陽的山地試種,申請增加一些費用……”

“這是王帶喜報來的今年預算,軍隊的增加了三倍,另外她認為軍隊退養金應當存入錢莊,增加錢莊的儲備,比存在中軍部要好。”

“這是宋聞賢報來的銀錢申請,他準備在兵營建外務司官署,需要準備人員和經費,另外再購買一些桌椅文具,還有就是想從識字班調三十個學生……”

“這是下月的民政月餉發放申請,數額和二月基本相同,唯一多出來的,就是春耕的物資預備……”

……

莫懷文把事情匯報完,一個時辰已經過去,劉民有筋疲力盡的揉揉臉龐,雜七雜八的事情數十件,攤子大了確實比原來繁雜,不像以前在文登或威海,現場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急事騎馬一天也能到,如今就只能依靠文書往來。

建立各自職責明確的機構已經很迫切,劉民有擡頭對同樣有些疲倦的莫懷文問道:“還有什麽事情?”

莫懷文連忙放下茶杯,“急事沒有了,剩下一些建學堂和擴大科技班的事情……”

劉民有打斷他道:“建學堂的事情也不要慢了,建一個屯堡就建一個學堂,咱們剛才處理的是緊急的事,但重要的事情同樣不要放松。就如同我給講過的那個順序,緊急且重要的事情需要優先處理,但單純緊急、單純重要之間便需要仔細衡量,就如同新的機構規劃,雖然眼下咱們還能運轉得過來,但已經不適應這麽廣闊的轄地,如果永遠只處理緊急事務,而對重要的事情一再拖延,那麽這些緊急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最終咱們累死也做不好事情。”

莫懷文受教道:“陳大人和劉先生都是非常人,總能說些獨特而有用的話出來。”

劉民有正好說到這裏,便對莫懷文問道:“這次劃分新的機構,懷文你有沒有什麽需要提醒我的。”

莫懷文和劉民有相處很久,知道這個上官其實沒有架子,合理的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不但不會被他反感,反而會受到他的重視。

當下莫懷文大膽道:“屬下這些時日也頗覺力不從心,原來的那些各司都只是各自做事,沒有個明確的職責,很多事情要陳大人和劉先生來定,不然便停在那裏不知所措。屬下認為這次便是應該明確他們能處置的範圍,職權相符便能辦好大多的事情,反倒比事事問大人更好。劉先生只需要先定下他們的目標,讓他們自己報上計劃,最後檢查他們是否按職責和計劃完成便可。”

劉民有微笑點頭道:“你能有這個想法就很好,攤子大了不能按原來的事情幹,不過有時看起來容易,實行起來未必能那麽順當。這次的機構也是按職能劃分的,有些事情未必扯得清楚到底誰來管,扯皮的事情不會少,我不可能事事在場,我準備讓你當我副手,單獨處理一些事務。”

莫懷文激動的站起來道謝,劉民有的意思就是他會成為民政的二號人物,地位超過各司的負責人,說起來在第一批識字班中,他的地位就不低於黃思德了。

莫懷文想到黃思德,連忙把最下面一張不大的厚紙抽出來,“這是第二期的軍報,今日剛剛拿到。”

劉民有接過來一看,上面排版還不錯,估計是陳新設計的,與他原來看的報紙差不多,只是按照習慣是豎行書寫,紙張也要小很多,第一版正中是文登軍報兩個大字。

頭條便是“登州平亂英雄人物表彰”,下面一行粗體的小字,是陳廷棟寫的一首七言《聞陳將軍收復南二衛》,文采十分不錯,看著也很提氣,正適合軍報的風格。

下面的小字就是表彰的內容,有關大弟、李濤、齙牙等表現優秀的將士,還表彰特勤隊、第三千總部等一批集體,又具體寫了關大弟等人的英勇事跡。但對情報局和特勤隊的具體事情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