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蔽海而來(第2/3頁)

朱國斌眼看軍議被扯到一邊,有些尷尬的咳嗽一下,他第一次主講,以前看劉破軍講不覺得多難,自己上台畢竟還是有些控制不了場面。

陳新聽到咳嗽,連忙打住,對朱國斌道:“國斌你繼續。”

“若後金在金州被攻後仍不撤圍,我部將在金州附近構築堠台,另派兵海陸並進,攻擊復州,復州的建奴為正白旗,同樣數量不詳。本次調動兵力為戰兵第二千總部、預備營第四和第五千總部、騎兵營、中軍輕騎隊、特勤隊第四小隊,合計三千六百人,戰兵三千總部為預備隊留駐登州,視戰況決定是否調往遼東。第一批上陸部隊為第二千總部,第二批為預備營第四千總部,輔兵計劃使用旅順當地人手……”

……

二月二十一日清晨,紅日初升霞光萬道,海上雲蒸霞蔚,登州蓬萊閣外的萬頃海濤之中,艦船蔽海而來。

登州和文登水營的大半力量從水城出發,正在開赴旅順,其中包括四艘二號福船,以及上百艘鳥船、開浪、海滄、沙船等船型。開始運送多達三千人的文登營部隊。

文登營部隊補充了一批文登運來的兵器,替換了損耗的冷兵器和火銃,馬上又要踏上遼東的征程。

哨船傳來的消息是孔有德所部已在復州上岸,有部分登州水營船只進行了攻擊,擊沉了十數艘叛軍小船。據哨探的船只所說,孔有德部駐紮在復州城外五裏,靠近復州河紮營,似乎建奴沒有讓他們進城,也沒有給他們提供糧食。王廷試和呂直分析後認為是還在等待皇太極的旨意。既然李九成自己都還是個流浪漢,那他自然沒有本錢去收買陳有時,陳有時短期內應當不會跟著他去投降。

有了這個認識,王廷試和呂直都出人意料的要同往旅順,王廷試在崇禎三年本來就有機會借文登營戰功當上登撫,但最後他對這個職位有些懼怕,當時朝廷的希望是恢復南四衛,那時候東江鎮還處於劉興治鬧出的亂局中,王廷試當登萊道多年,知道收復南四衛純是天方夜譚,區區兩千文登營也不足以保證他能坐穩這個位置,最後轉而去了兵部任侍郎。

如今情況又不太相同,梁廷棟的位置他是不想的,分明是個燙手山芋。現在登萊有文登營為依靠,與建奴又隔著遼海,既安全又能有軍功。

他心中定下以陳新所部為核心,特別是要讓他們駐紮旅順,既在遼南牽制建奴獲得軍功,又能威懾東江鎮的那夥人。王廷試估計文登營目前的人馬達到四五千,陳新告訴他的是,多出的這些人都是從文登三衛中練出的軍戶。陳新練兵的能力讓王廷試看到了希望,只要文登營在登萊,那麽他就能立下最重要的邊功,日後入閣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他上奏疏明確要求留下文登營,不宜調往關寧,最好的理由就是抽調一部直接駐旅順,這樣就算直接和建奴對陣,比之千裏迢迢安置到遼西更有利。

王廷試受命暫代登萊巡撫後,連夜找陳新和呂直商議,他在兵部呆了兩年,政策水平比以前更高,也知道皇帝愛看什麽樣的東西,首要的便是要提出一個整體策略,具體內容有粗有細,至少看上去要有新意和可行性。

三人一番商討後,提出新的三方布置策,連發三封奏疏,說明旅順陳有時部有不穩的跡象,需要文登營駐紮旅順,以之牽制南四衛的建奴,以遼西關寧軍、遼南文登營、遼東東江鎮為三方,天津、登萊、覺華水師為策應。在這個新的三方布置策略中,旅順是核心的一環。

如果皇帝能贊同這個計劃,可以想見遼餉會分出四成以上到登來,至少不低於孫元化時期的每年九十萬兩,其中的分潤會遠超過當兵部侍郎,物質收益不錯。陳新和溫體仁的關系他很清楚,並且他也知道周延儒恐怕前景堪憂,所以政治收益也是不錯的。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與陳新搞好關系。他往年任登萊道時候,多次往來東江,與毛文龍長期打交道,因為東江的兵額多年沒個準數,每次核兵之時都是撈好處的時候,毛文龍要兵餉總像是討飯。王廷試拿了銀子一般還是要辦事,給兵部反饋的都是東江鎮士馬飽騰兵強馬壯,兵力無甚序數。總體來說他與毛文龍關系尚可,但也因此被禦史彈劾為多欲之人。

盡管很貪財,但王廷試這次對陳新的繳獲不聞不問,打定主意就算陳新一文錢不分給自己,也不表露任何不滿,好在陳新依然懂事,奉上三萬兩會票,讓他十分滿意,唯一不足是取現的地方是在天津,錢莊名字叫做四海錢莊。

王廷試吸取了孫元化的教訓,絕不和呂直爭權,將武庫和軍需盡數放手給呂直,但軍功是晉身的台階,是需要分潤一下的。因此他專程登上陳新的坐艦,一同趕赴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