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內應(第2/3頁)

兩個黑影從營中出來,守門的管隊正要喝止,其中一人先叫了一聲那管隊的名字,管隊馬上閉上嘴,兩個黑影湊過來與他嘀咕一番,管隊便打開側面讓那兩人出門,鉆進了對面的一條小巷。

兩人剛剛離開,兵營兩側的一片暗影中各自閃出兩道黑影,他們從另外的巷子往那兩人的方向跟蹤,腳下的厚底棉鞋讓他們的腳步聲很輕,他們顯然對這些巷子很熟悉,借著積雪的微弱背景便能準確判斷。這些跟蹤的人還不時停下傾聽前方兩人的腳步聲,確定跟蹤的方向。

兵營中出來的兩人一路輕手輕腳的到了背面的登州橋附近,兩人在一個巷子口停了下來,巷口對面是一個掛著耿字燈籠的院子,此時門房緊閉,顯得有些陰森。

其中一人探出頭,微弱的燈籠光映著他的臉,正是白天進城的那名把總,他看著緊閉的大門露出一絲陰陰的笑意。

兩人觀察片刻,放輕腳步越過街道,把總踩在另外一人肩上,從外進的圍墻翻了進去,剩下那人迅速跑回了巷口,蹲在角落中仔細觀察了周圍,沒有發現任何動靜,然後便躲進暗影裏。

不遠處的一個巷口同樣有兩個人,他們是情報局行動隊的人員,白天得知有潰兵進城後,便被張東安排到兵營外蹲點,跟蹤可疑的離營人員。方才同時開始跟蹤的兩組人有一組跟丟了目標,剩下這組成功跟隨到此處,此時終於發現了蛛絲馬跡,這處住宅他們非常熟悉,是重點目標之一的耿仲明的住所。

耿仲明是標兵中營參將,一向和孔有德李九成等人關系密切,這次皮島動亂時他弟弟耿仲裕是領頭的,孫元化確認消息後據說要上疏朝廷懲處耿仲明,早讓張燾將他看押,不許他出宅子半步,看押他的人都來自張燾營中,此時應當是在門房和廂房中休息。

跟蹤的兩人用蚊子般的聲音商議兩句,有一人便輕輕順著巷子離開,一路走街串巷躲避著巡路的士兵,往鎮海門大街的聯絡點而去。

……

聯絡點中張東緊張的整理著幾處傳來的情報,一面低聲道:“張燾營中出去的幾人,聯絡了耿仲明、陳光福、王子登,俱是標營將領,而且都是東江鎮來的,此幾人必為內應,登州兩日內必有大事發生。”

吳榮在一旁聽了,皺眉思索起來,他是情報局行動隊長,因為張東最初時的暗算,他與這人一向不和,但周世發治下嚴苛,由不得任何個人情緒,所以此時不是計較私人恩怨的時候,他過了片刻低聲道:“現在傳來的都是跟蹤眼線,坐探並無消息確認,咱們未確認之前,也不好給陳大人傳遞信息。”

張東眼神不斷閃動,在幾分記錄的情報上轉來轉去,“若是他們辦得隱秘,咱們的坐探打聽不到情報怎辦?”

吳榮一時語塞,張東繼續淡淡道:“城中尚有正兵營,也有張燾所部,他們的消息一旦走漏,便是殺頭籍家的下場,從情報看,那些進城聯絡的潰兵離開後,耿仲明陳光福等人都沒有派人出門,說明他們都沒有去孫元化處告發,也就是說他們都同意起兵。”

吳榮反問道:“萬一是潰兵讓他們幫忙談招撫之事呢?”

“招撫何需如此麻煩,孫元化連吃敗仗,李九成形勢占優,不需搞如此動作便能爭得極好的招撫條款,用潰兵掩護入城聯絡東江舊人,是行攻占之舉,根據坐探收集的情報匯集,耿仲明、陳光福、王子登地位平平,平日言談中多有對孫元化不滿,耿仲明更是身處嫌疑,根本沒有幫忙談判招撫條件的資格,倒是造反的條件,三人都有資格。”

吳榮不得不承認張東的分析能力強於自己,他只得道:“就是時間,怕是不好確定,聯絡的只有幾人,咱們不敢捉活口,否則必定打草驚蛇,耿仲明等人驚疑之下可能放棄打算。”

張東冷峻的臉上泛起微笑,“就算不抓人,耿仲明等人也是驚疑,時間拖得越久,他們暴露的可能便越大,他們動手的時間必定在兩日之內,最可能的便是明晚。”

“若是判斷錯了,我文登大軍一動,可能累及大人全盤計劃,要不要讓王秉忠去試探一下?”

“不要讓王秉忠去,他與耿仲明等人相對沒有那麽密切,貿然去反而惹他們懷疑。”張東露出堅定的神色,“幹咱們這行的,不能光靠消息,否則要咱們這些頭頭何用,陳大人每次說及情報,最重要便是分析的能耐,現在我的判斷便是他們動手在即,只要打開城門,那以城內軍力,不足以抵擋李九成的東江兵,無論如何,咱們要提前把這些情報告之陳大人,請他定奪。”

這時門輕輕響了三下,吳榮開門讓進一個情報員,他低聲匯報道:“兩位大人,陳光福剛剛把他最寵愛的小妾連夜送去了一個普通宅院,一起送去的,還有他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