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正途(第2/3頁)

他這一番忽悠,難民們聽得咧嘴大笑,陳新用手揮幾下,讓大家安靜後,開始講自己的艱苦奮鬥史。

兩人一唱一和,講得天花亂墜,劉民有撇撇嘴,去了鍋邊看稀飯,用勺子在裏面撈了一下,裏面有稻米有粗糧,濃度還算達標。

接著他就去窩棚周圍看防火的情況,不久前另一個營區用火不慎,燒了幾十個窩棚,死了十多號人,這個時代防火是個難解的問題,北地大多是草屋和磚瓦屋混雜,實際上都不防火,連京師都有茅草房,煮飯和取暖多用柴和碳,屋中堆積的易燃物甚多,一旦著火就得燒一大片,崇禎元年寧遠大火,燒了幾千戶房子。

劉民有也沒辦法要求他們建造合格建築,王徵的奇器圖說裏面有一種滅火的水龍,但是實用性並不強,暫時只能是讓各個屯長多留意,減少人為因素。

莫懷文和傻和尚一直跟在他身後,劉民有仔細檢查了附近,他走過的窩棚中還有不少的病號,在裏面咳嗽和呻吟,劉民有掏出炭筆記下,準備回去後讓軍隊支援些醫生來一趟。

幾人回到施粥的地方時候,陳新已經完成演講,在馬車邊給難民們發棉衣,難民們群情激動,領到後都跪下高聲稱頌。

陳新發過一陣,看已經達到宣傳效果,便讓其他親衛來發,自己到了劉民有這邊問道:“你要不也去發一下,這些可是屯堡的人,都是你下屬,先留個印象,以後好管理。”

劉民有不悅道:“我不去,你這是作秀,這些棉衣按民政的流程發下去便是,何必要你親自來發,咱們現在看著是救助他們,實際上他們以後回報咱們的遠超咱們所給予的,現在這樣的形式,更像是一種施舍,而我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咱們心中不該有施舍的優越感,反而應該是一種愧疚。”

陳新眨眨眼,他有點莫名其妙,這個套路也不算太離譜。

劉民有拿出冊子道:“陳大人你下次來視察,還是看看裏面的實際問題,現在我需要些軍醫援助,最好還能支援馱馬來拉車,給偏遠的屯堡多送些碳,這附近柴火都被打光了,冰天雪地他們得凍死多少。”

“支援,立即支援。”陳新看劉民有在氣頭上,連忙答應,招過隨同的親兵讓他們記錄。

劉民有等親兵記好後又道:“百姓不是他黃思德的玩偶,他平日不管生計,過年過節送點東西,收獲優越感再加做做宣傳,這叫什麽宣教。以後這種演出活動別叫我來,我雜事一堆等著,讓黃總訓導官策劃導演表演一條龍搞完。”

他說完就轉身上馬,兩人都是低聲交談,其他人不明究裏,莫懷文卻是在旁邊聽到了,他有些尷尬的趕緊跟陳新行禮告別,追著劉民有去了。

黃思德見狀過來詫異道:“大人,劉先生為何匆匆而去?是否不願來慰問流民?”

陳新微笑道:“我有事安排他去做,你別管了,以後照樣做就是,不過劉先生那邊事務繁多,你就少去煩他。”

黃思德回道:“屬下知道了,只是劉大人似乎對訓導官一向不太滿意,現今宣教局的經費仍未核發,人員的月餉都還在軍隊這邊領著,屬下心中時常惶恐,生怕惹了劉大人發怒。”

陳新搖搖手,他知道劉民有擔心什麽,當下對黃思德道:“經費不用著急,咱們以後繳獲的裏面,留下一些,也就夠補貼宣教局了,最近你做得不錯,繼續按這個方向做便是。”

……

劉民有一路疾馳,莫懷文跟在後面也不做聲,回到民政司剛剛坐下,就有一個工業局的人來報告,說王徵要走,臨走想見見劉民有。

劉民有站起來,知道還是留不住這個人,最近登州的事情越鬧越大,王徵終歸知道了,而且文登營和登州的矛盾他也有所耳聞,他的選擇一點不奇怪。

王徵來了好幾個月,把科技班帶得不錯,這個時代的科技理論實際上也很少,科技班已經沒有什麽課程,後面的就看那些學生如何在工作中將理論繼續發展。

劉民有自己也兼著科技班的教師,他把後世一些知識提出來,給學生思考,比如日心說、萬有引力、立體幾何、蒸汽動力等等,王徵知識廣博,也很善於學習,和劉民有討論幾次之後,對劉民有頗為佩服,十分驚奇文登這個地方能出這樣的人。而王徵對所有新的科學理論都不看做邪魔外道,即便他仍然堅持地心說,體現了一種包容的科學精神。

所以劉民有覺得還是應該去送送,當下問清地方,原來是在文登縣東門外的一處客棧。

又一番騎行,到了客棧的時候,王徵已經在門口準備出發,他迎上來道:“還以為劉先生不在,正要起行。”

劉民有下馬後按官場禮節跪拜,然後起來道:“還是留不住大人,只好祝大人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