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2/3頁)

陳新也有些頭痛,他一點不清楚朝鮮目前的態度,天聰元年皇太極攻打朝鮮後,雙方締結兄弟之盟,但朝鮮又繼續在給大明上貢,宋聞賢說在登州曾多次見到朝鮮的朝貢使團,崇禎元年之後貢道該至寧遠上岸,但每年都沒落下。

在陳新看來,朝鮮更像一個小心翼翼的小媳婦,現在會不會提供水師,他也無法判斷,這時便顯出了情報工作的重要性,而目前陳新在朝鮮和東江的情報幾乎是空白,轉頭問張東道:“你認為朝鮮會否出兵。”

張東低頭道:“屬下不敢妄言,朝鮮是既怕建奴,也怕東江,劉興治去年受撫之時,曾逼著朝鮮將安平道監司金時讓解職,因為金時讓在劉興治殺陳繼盛之時,曾建議李朝出兵捉拿劉興治,最後李朝迫於劉興治威逼,真的讓金時讓去職了,可見朝鮮骨頭甚軟。但屬下在島上了解,李朝心中還是向著我大明,他們時常稱呼現今遼東為豺豹之地,直接稱建奴為蠻夷。”

盧傳宗失笑道:“一個劉興治就能逼他們把官吏解職,建奴去了怕也能逼著他們派出水師。”

陳新看他們都沒有頭緒,深感加強滲透東江的重要性,東江和朝鮮都是他要爭取的力量,對於文登這塊地方來說,影響東江和朝鮮遠比影響遼西容易,兵力投送距離也相差不多。

想到這裏,揮手讓劉破軍和盧傳宗離開,張東知道陳新有情報方面的事情要吩咐,垂手低頭等著。

“島上的分站部署如何了?”

“大人,這次事情緊急,屬下不得已而在皮島出入頻繁,現今人人皆知四海商社是大人的,屬下另外派人設了一個鋪子,假作是登州的一個商人的,至於島上的線人,下層的已是發展了不少,軍官中屬下選中了三個人選,分別是尚可義、劉興基、吳堅忠。”

張東擡頭看了看陳新的臉色,陳新微笑一下示意他繼續說。

“尚可義是黃龍心腹,他知道屬下身份後,卻頗為親近,或許是想留個退路,屬下認為不妨與其維持著,到時或許有用,但此人用心不明,不可用要緊的人與其聯絡。劉興基則是劉興祚的同胞兄弟,此人有勇有謀,當年劉興祚逃到東江時,害怕被人拿了人頭領功,對毛文龍有所防備,沒讓劉興基到皮島,劉興基單獨去了遼西投奔袁崇煥,告知自己投誠一事,讓毛文龍不得不有所顧忌,這次劉興基反對劉興治造反,先被劉興治捆打,後來逃出後協助黃龍等人斬殺亂兵。”

陳新插話問道:“劉氏兄弟親眷都在沈陽,皇太極已經多次用此大做文章,你用此人可想清了利害。”

“大人,島上有消息,皇太極得知劉興治身死後,已經將劉氏兄弟留在沈陽的親友子女斬殺一空,漢女妻妾發給各貝勒為奴,若是消息核實,這劉興基與建奴便再無轉圜,小人看上此人精通夷語,熟知後金各旗主及固山額真,對後金各將間恩怨亦甚為清楚,正是情報局眼下最缺少的人才。”

陳新點點頭,“如此就好,具體事宜你自己拿捏,但若是此人出了事,我拿你是問。”

張東答應了,繼續道:“最後一個是吳堅忠(注1),此人亦是劉興祚帶出來的人,家中親眷多有死於建奴之手,天啟七年時,劉興祚向袁崇煥傳遞建奴將進攻朝鮮的消息,便是此人孤身步行潛往遼西,此次皮島之亂,他帶兵斬殺了崔耀祖。”

陳新微微動容,“能步行潛往遼西,可見膽色過人,他此次既有功,怕是不好買通。”

“大人,屬下並未去找過吳堅忠,是他自己尋來的,他卻不願留在皮島,想投入我文登營麾下,隨行還有十余名屬下,其中有四名真夷,屬下估計此人已對東江鎮不抱指望,又擔憂在此性命堪憂,才有此作為,此人當如何安置,請大人示下。”

“讓他入情報局。”陳新毫不猶豫,這些從後金出來的人,對他來說都是難得的情報人才,他才不會讓他們去當普通戰兵,“回程時帶上他們,到文登後由周世發面談後再安置職務。”

張東聽了陳新的話,知道陳新還是沒有把他當做最心腹之人,仍是恭敬的應了,口中道:“皮島之上人心浮動,發展普通兵丁並不難,那些將官卻大多觀望,咱們文登營在皮島只算略有名聲,還不足以讓他們投靠,是以,此次若是能在皮島重創建奴,讓這些島兵看看我文登營軍威,日後便好做了。”

說到底還是要展現實力,陳新此次來東江鎮也是這個目的,單純的斬殺建奴是將領的目標,對他卻遠遠不足,對於他來說,一切軍事行動都要有附加值。

這時劉破軍在帳外大聲報告,進來後一臉興奮,他拿著一份情報對陳新道:“大人,特勤隊第二小隊傳回建奴軍情,戰兵約兩千,輔兵四千,建奴玩的是聲東擊西,他們在鐵山西邊海岸的軍營皆是虛兵,大軍已於今日直抵宣川,並在宣川兵分四路往海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