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推舉(第3/3頁)

朱國斌三人互相望望,這個陳大人總能想些完全不同的東西出來。不過陳新剛剛才講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幾人只得趕快去安排窩棚,下面站著的軍戶們也是面面相覷,他們都是習慣於受人安排,從未想過要自己選出軍官。

陳新從樹幹上跳下來,宋聞賢走過去急急的低聲問道:“千戶大人,你為何讓這些軍士自己選隊正,如此一來,你的權威何在?”

陳新不慌不忙道:“他們只是選出三個人選,最後誰當隊正還是我來決定。”

宋聞賢還是有點不甘心,人事安排是最重要的權力,他實在沒明白陳新為何要放給這些軍戶,“千戶大人勿怪我多言,這實在……實在”

他實在了半天,也沒說出來,總之是覺得不妥,陳新笑道:“宋先生不必擔憂此事,這些人編組之時,都按籍貫完全打亂分開,每隊之中幾乎沒有老鄉,他們要是想在戰場上活命,該當知道如何選擇。”

“哎。”宋聞賢一時也說不出什麽。

陳新自然有他的道理,軍隊中其實是最不講民主的地方,從來都是自上而下的權力結構,下級的權力必定來源於上級,反過來,上級的權力也由下級軍官的權力來支撐,但在最低一級讓士兵推舉基層軍官人選,卻能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他也保留了最後任命的權力,仍然能保證自己的權威性,推舉的靈感來源於1792年大革命時期的法軍,士兵推舉出的基層軍官中,有九人成為了後來的元帥。

雖然這些纖夫不具備法軍士兵的革命和自由精神,但在每個兵員背景大致平等的團隊中,又經過自己剛才煽動,陳新相信他們能正確的使用這項權力,選出他們所信任的人,他所要建立的是一支全新的軍隊,所以他最開始沒有確定隊長,而是在路程中安排他們集體完成一些任務,在過程中有能力的人就會展現出他們的才華,自然會受到其他人的信任,形成人盡其才的體制和氛圍,才能讓這支軍隊具有更強的吸收新力量擴張的能力。

在宋聞賢的擔憂中,陳新帶著三個主官進入了一個窩棚,四個親兵在門外值守,戰兵每次一個的走入裏面。

第一個進來的是一小隊的王長福,他也是在張家灣第一個報名的人,所以編為第一號。

“大人,俺推舉俺自己。俺力氣大,說話算數,以前拉纖也是俺喊號子,這些夥計都聽俺的。”

陳新淡淡說道:“你需要說三個人的名字。”

“嗯,還有黃元,鄭三虎,黃元人穩妥,俺信得過他,鄭三虎用刀殺過豬,也就能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