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最關鍵的人(第2/3頁)

福建外海勢力繁雜,後來的發展證明,楊六楊七、鐘斌、李魁奇、劉香之流都是些不甘於人下的貨色,不管鄭芝龍招不招安,他們間終不免一戰。

所以陳新強調此人的關鍵,就是要給鄭芝龍安一個釘子,讓他無法完全獲得官方的支持,從而一統東南海寇,只要李國助能活著,自己就能有一條相對穩固的貿易線路,鄭芝龍便不能壟斷日本貿易,否則自己還要給他交過路費,歷史記載是三千兩銀子,來去兩趟不就六千了。陳新要保下許心素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心素的貨物網絡。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建立起來的,如果能和這人搭上關系,東南的糖類、茶葉自己也就能做一些,現在只要結交好李國助,到時候自然有機會和許心素合作。

陳新給李國助出完餿主意,心中十分自得,李國助想了一會,臉上露出笑,對陳新大加贊揚,宋聞賢眯著眼附和道:“陳兄弟大才,也是趙當家賞識的,趙當家多次跟我說過,以後想讓陳兄來負責船上,只是考慮到陳兄弟剛來,資歷太淺,後來走的時候太過突然,也沒指定陳兄弟來當大當家。”

李國助靜靜聽著,沒有插話,他知道宋聞賢一定會有其他話說,這些文人就是如此,鋪墊很多,不到最後你不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麽。

宋聞賢繼續絮絮道:“眼下船上還是二當家說了算,李公子你知道,福船上的貨多半不是趙當家的,我也是不能做主,陳兄弟便想著那倭船上的錢款賣出來後,能多分一些給趙東家家中,畢竟孤兒寡母的……”

陳新站起打斷他道:“宋先生不可如此,不要令李公子難做。我還是另想他法。”

李國助忙拉住陳新,對兩人道:“是否那韓斌一意阻止?”

宋聞賢也不說是,只是搖著頭道:“沒想到趙當家剛走,人的臉就可以變得如此之快。”

李國助怒道:“他如此忘恩負義,看我以後如何收拾他。”

陳新忙勸道:“此事還是不要鬧大,眼下船上人心惶惶,實在不宜再生事端,所以我和宋先生想了一個法子,盼著能悄悄給趙東家和十幾位死傷弟兄多爭些口糧。只是需要麻煩李公子,這事雖是好心,但做法卻見不得光,怕汙了李公子的英名。”

李國助走南闖北,已經知道兩人憋的什麽屁,今日這陳新的表現很讓他看重,再者宋聞賢是他北方航線的重要助力,他就陪著兩人演出一陣,商量好了那法子,倭船的貨讓利一成,李國助只付九成的款,但是明面的帳上只有六成,中間三成歸陳新和宋聞賢,這兩人也是打著為趙東家家眷爭取的旗號,三人各有利益,李國助得了一成,陳新宋聞賢得了三成,都是婊子和立牌坊都做了。

倭船上的總價值陳新估算應該是八萬到十萬兩,三人各能得萬兩左右,當下三人又商議一番,定下下貨的時間和辦法。

幾人心照不宣,商議完畢後李國助親自送他們出門,今日他既賺了不少銀子,又得了幾個不錯的主意。心情非常不錯。這次之後,三人關系近了不少,陳新看重的是這兩人的資源和人脈,從眼前形勢來看,自己很可能得到他們支持,從而取代趙東家的位置。過萬兩的收入就更加不錯,這次交易一完,韓斌的野望也就只有落空了。

李國助派一隨從送兩人回到別院,時間尚早,宋聞賢邀請陳新到他屋中坐坐。陳新一直在想宋聞賢所說的當官軍的事,穿越後他也有過投軍的打算,但九邊他都不願去,陜西和寧夏很快要和流寇亂戰,也沒有多少發財的路子,山西宣府這邊過幾年要面對後金,自己白身一個跑過去,當了炮灰太不劃算,是以打消了這個念頭,現在宋聞賢一提,他倒覺得在山東或天津當個官軍,有個一官半職,倒能得不少好處,也比較安全。鄭芝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坐下對宋聞賢問道:“宋先生說的當官軍一事,我思來想去,確有益處,不知應當如何施行。”

宋聞賢打來一壺茶水,給陳新倒上一杯,一邊道:“陳兄眼光長遠,短短時間頗得李公子和眾位兄弟的敬重,今日聽你說及鄭一官之事,突發此想,若是能得個官身,對你我都大有裨益。”

陳新認真聽著,宋聞賢接著道:“好處陳兄今日已說過,北方海貿雖不能與江南、福建相比,但每年得利也不算少,眼下你我朋友相交,我也不再瞞你,趙當家船上貨物中,登州兩位大人,天津一位大人。”

“這個官身是否就要著落在幾位大人身上?”

“然也,趙當家在時,雖是為幾位大人做事,但並非十分情願,鐘大人幾次想自己派人做海貿,但與倭國這邊沒有路子,李國助也是言明只認趙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