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3頁)

所以,雖然碎葉城到長安的直線距離只有八千裏左右,但是,這條路修建出來,應該超過一萬裏,其中有兩千多裏,就是繞出來的。

而整個修建工程,需要修的總道路長度,則是超過兩萬五千裏,因為,通往各州的岔道,他們也需要修建。

加上三十幾萬軍隊,和關中這邊出動的人手,這個超級工程總投入近三百萬人,可即便是這樣的大工程,朝廷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做了,而且,還要求在一年時間之內,基本完成。

財部尚書高士廉給出的初步預算是,一億五千萬貫。

因為,光是給兩百多萬西域勞工的工錢,就需要近四千萬貫,三百萬人的糧食蔬菜,一定量肉食供應的用度加起來,即便大唐這些東西的成本不高,但至少也超過一千萬貫,加上牛馬調度的運輸損耗,甚至可能達到兩千萬貫,畢竟,這可是跨度八千裏,輻射區域兩萬五千裏的地盤,以西部州縣的產出,根本無法就地供養這麽龐大團體的吃喝用度,畢竟,這個方向的州縣,人口都比較少,糧食產量也不高。

這五六千萬貫的開支,只是小頭,真正開支的大頭,是所需要的各種工具,上百萬把的鐵鍬,各種壓路,搗石的工具,還有框定路基用的木料模板,燒水泥的煤炭燃料等,有的可以用天然的,大多,則需要購買,運輸過去。

這又是幾千萬貫的消耗。

而大唐做基建的技術工人,每個月可不是拿那些西域勞工的低價工資,至少是好幾倍,甚至是十倍以上,還有修建橋梁,需要大量的鋼筋,這些東西,可不便宜,雖然盡量的用繞路的方式,避免了修橋,但上百座較大的橋梁還是要的。

中原地區修建橋梁的技術,由來已久,能夠跨越渭河的便橋,跨越灞水的灞橋,就不小,但有了水泥鋼筋之後,朝廷對於橋的質量,也有了較高的要求,即便不能跟後世的高速公路大橋比,但比後世的鄉村公路的橋也能不差,至少要保障載重幾千斤的車子,在上面行走的時候,毫無壓力。

所以,這個工程,需要這些年已經在基建項目工程技術上,有較大進步的各個工程組,再度的提升自己的技術,最多兩年時間,要做到全線貫通,並且將沿途換馬休息的驛站,客棧等配套設施,全部跟上,三年之後,下一屆運動大會召開的時候,這條道路,要整體實現快速暢通使用。

而且,這條公路的修建計劃,與李承乾提出的每年用於大唐內部基礎項目建設的,五千萬貫以上的經費,並不相幹,是要同時進行的。

一下子在基礎建設上面就花出去兩億貫,還不算,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開支,整個歷史上來說,也是沒誰了。

但是,大唐就是這麽敢花錢,即便是貸款花,也沒有人不同意,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朝廷把這些錢花出去,受益的是百姓,基礎建設好了,百姓們的產出效率就高了,商業也更發達了,然之後,就會不斷的回饋朝廷的稅收,反正朝廷現在除了稅收之外,還有各種開采手段,或者金融手段,不斷的使手上能用的錢財變多,不怕沒有錢財方面的來源。

隨著北方百萬勞工齊聚山南道,第一次在山南道過年的李世民夫婦和太子李承乾算是見識到了數百萬人一起勞作,築垸田的場景。

大唐能有今天的富裕,除了孫享福在生產力技術上狠狠的推動了一把之外,與百姓們本身的吃苦耐勞也分不開,以往的時候,北方百姓,一到了冬天,就會選擇貓冬,現在,卻是有幾個月的時間在南方參與勞動,這就讓他們的生產創造力,比之前翻了一倍以上。

到了明年,整個山南道的垸田,就將達到十五個縣,荊州,郢州,復州三地的所有下屬縣,築垸基建項目就全部完成了。

而這十五個縣的高產水稻田,將達到兩千五百萬畝,大棚菜田,三百萬畝,另外,還有一個潛江縣,是以養殖小龍蝦為主,一個公安縣,則是以種植葡萄為主。

只不過,由於種植這麽多的垸田縣的田地,需要的人口太多,光是水稻田,都需要一百萬戶,三百萬以上人口來種,加上其它種植產業,這三州之地,就要生活五百萬人口,除了山南道本土大部分州縣的百姓,都有一定程度的向這裏遷移,北方許多百姓,落戶在這裏之外,耽摩道雇傭過來的兩百多萬勞工,也算是徹底的留下來了。

由於不能無限制的讓山南道集中全國人口,讓其它州道人口更加稀疏,之後的垸田建設,將會放緩,只會根據當地的人口增長數量,來有計劃的組織當地垸田的新增,不過,有這三州之地,樹立起整個山南道的核心,它就能不斷的帶動周邊州縣的經濟,與長安和渭南新城在關中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