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2/2頁)

“今年的話,擴招三千,明年,擴招五千人。”

“嘶~”

聽到孫享福報出來的這個數據,眾位博士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本來的招生計劃,就是每年兩千人,擴招三千,豈不是五千?擴招五千的話,那就是七千人了,也就是說,光是這兩年,醫學院的就將會招收一萬二千名學子,加上原有的人數,總人數將會達到一萬六千人。

“怎麽?各位覺得,一萬多人從事醫療行業,很多嗎?其實不多,在我看來,甚至還遠遠的不夠,只是未來兩年,咱們大唐的人口,就可能達到三千多萬,等這一萬六千多個醫學生真正成為醫師的時候,都是七八年以後了,那個時候,咱大唐的人口,可能早就突破了四千多萬,那麽,平均每個人可能要服務的人數,可能達到兩千人多人,這還不算保障軍事醫療,宮廷等,需要專門派遣出去的醫護人員的人數,和一些並不在大唐治下的番邦,可能要占用咱們的醫師資源的人數的情況下,諸位看到這個數字,還以為,擴招的人數多嗎?”

大家只是覺得自己現在很忙,卻並沒有用孫享福的這種計算方法,來計算社會對於醫師的需求,其實大家那麽忙的主要原因,還是醫師的數量不夠多。

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同樣不發達的還有醫療手段,很多重症病人,一旦需要醫師出診,可能就需要個半天一天的時間,兩千人裏面,平均每天至少有那麽幾個人患上小毛病的,還會有那麽幾個常年需要治療的,如果所有的醫治工作,由一個人來完成,還想要保證大家都得到及時的醫治的話,在後世的話或許能夠實現,但在這個時代,是絕不可能的。

“既然是百姓有需求,咱們醫學院,自然是義不容辭的,只是,這麽多生員,全部都在善陽招收嗎?”

孫思邈作為一個有德醫者,自然是希望從事醫學的人更加多,讓所有的百姓患病的時候,都能得到及時的醫治,不過,實際問題必須得考慮到,善陽雖然有近四十萬戶人口,但能夠讀的起書的適齡學子,每年也就兩三萬,其中適合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十不足一,可未必能滿足醫學院的招生需求。

“從今年開始,蒙學生,也面向全國招收,考試方面,也可以更加嚴格,專業化一些,放心,這兩年朝廷的教育體系推進的也很快,今明兩年,完成了基礎文化教育的蒙童數量,會非常多。”

現在,醫學生,也可以做到從三品級別的高位了,倒是讓百姓學醫的熱情高漲了起來,當學儒,並不是成為當官的唯一門路的時候,它在大家心裏的地位,自然也就被動搖了。

農學院,也將會在今年開始第一批招生,到時候,報名的人數,只怕不會少。

工學院,商學院,亦會在明後兩年開始招生,都會對儒學生,造成沖擊,當各個行業的人才,都有上升通道的時候,這個國家,也基本上重新回到了百家爭鳴的狀態。

既然生員沒有問題,那麽,就得從內部考慮醫學院的教學資源擴大的問題了,這兩年,表現比較好,醫學水平得到了飛快進步的成年醫學生,其實可以考慮讓他們任教了,許多人的醫學水平,早就超越了醫學院成立之初時,那些醫學博士的水平,這就是醫學整體進步帶來的好處,將教師團隊每年擴大一倍左右,整個醫學教育體系維持下去,問題就不大了。

這些屬於公事,稍後可以由醫學院的這些博士與朝廷的太醫令商量著來辦,孫享福只是做一個建議而已。

給尉遲寶林道過喜之後,孫享福就再度冒著風雪,回到了府上,此時,孩子們已經睡下,孫享福卻因為有些想念遠在長安的妻小,而無心睡眠。

貞觀五年的第一天,孫享福覺得應該幹點正事,那就寫奏折吧!從醫療體系升級,逐漸寫到教育體系升級,再寫到文化宣傳體系升級,直到天色微明的時候,他發現,原來,才短短的兩年時間左右,大唐所有的體系,又要再度進行一次升級了。

作為北地的第一高官,從年初二開始,孫府就特別熱鬧,屬下的官員,以及自家產業各個方面的主事之人,都會過來拜年,孫享福倒是好生在府裏飲宴了幾天。

同樣飲宴個不停的,還有李世民,而且,他是在新城內,召集新城的高句麗百姓和降兵飲宴,意在收取民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新城內的百姓,食物太過短缺了,如果唐軍不接濟他們,估計這個冬天過完,會餓死,凍死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所以,在孫享福給李世民發奏章的時候,李世民也在向孫享福以及杜如晦,發催糧的命令,拿下高句麗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養活高句麗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