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3頁)

看到這個勞動成果,孫享福找李世民申請了一下,讓有播種經驗的大軍,幫助關中百姓播種,尤其是那些新遷過來的高句麗和少數民族百姓的田地,在檢查過整田施肥基本沒有問題之後,直接全部由大軍幫他們播種。

整個關中進入了一片大農忙的景象,持續了半個多月左右,除了幸福村那邊還在零零散散的移植棉花,瓜物,教一些關系戶在私田裏種各種蔬菜之外,整個關中的春耕,到了二月中旬,基本就完畢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朝廷也進入了戰前籌備的關鍵時刻,李世民帶領著整個朝臣班子到渭南辦公,敦促軍事裝備生產。

只有商部的杜正倫例外,他在朝堂上提及的國企計劃最終通過了,硬是向李世民討要了一個欽差的身份,往山南道去了,孫享福將老船廠最後一批建造完工的新船全部調配給了他,這些船到了荊州之後,會交給武士彟分配,一萬石的水路船有十幾艘,兩萬石的大船有八艘,三萬石的超大船,也有五艘,船上會有一些教習操船的船工,他們教會了林豹,張牧,張允這些人操作這些船之後,就會再度返回關中。

隨船帶去的,還有一大批冶煉作坊裏面制作出來的鋼鐵質工具,有了這些工具在,無論是修建碼頭,還是築垸田,工人們的效率都會高很多。

冶煉作坊第一車間開始全負荷運轉以後,產量十分驚人,一天十萬斤鋼鐵料,足以打制數千把兵器,至於那些澆築到模子裏,用重力床壓一下就能直接成型的箭頭之類的玩意,就更快了,二月初的時候,二十多萬大軍的新式武器裝備基本就制作完畢了,到了下旬之後,全部都是生產民用產品了。

一個車間就比以往全國的鋼鐵產量高三倍的情況,讓冶煉車間這邊有所擠壓,後面的鍛造部分,鍛造車間即便是不斷的增加人手,也有些跟不上,他們這會在用冶煉好的鋼鐵料,生產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鋼甲,馬凱,以及車軸之類的東西,每天的成件幾百上千件的出,被任命為總工程師的馬林,都害怕往後這些東西造的太多了,會出現擠壓浪費的情況。

同樣有這方面擔憂的是木工廠的總工程師王富,他掌管的木工廠幾乎是和冶煉廠同時開始生產的,一口氣就招募了十萬人,這些人從最開始的什麽都不會,光賣力氣,到現在能夠按照要求,快速的作出一個木制零件,整個蛻變過程,只用了一個月時間不到。

這就是站在善陽工坊技術肩膀上的好處了,每個人按照標準,只做簡單的一樣東西,上手會很快,最終組裝起來的東西,也全部都是一個標準,有損壞,需要替換,也簡單,加上了鋼鐵件部位之後,萬架戰車,只要原材料夠,都不用兩個月時間就能夠搞定。

至於常用的弓箭杆,連弩箭杆,床弩箭杆這類的東西,那就更快,現在木工廠已經制作出來了數十台車床,只需要工人不斷的搖動把手,就不斷的有筆直標準的箭杆被車床車出來,一個時辰就能出上千枝箭杆,兩個月下來,早已累積了上百萬枝箭杆,打上鐵制的箭頭,插上養殖場送過來的羽毛之後,成品箭矢,軍士們試用的反響很好,比原先工部手工削制的箭枝順手的多,準頭方面沒得說。

新船廠早在上元節前的時候就開始運作了,人數規模達到了十二萬,陸續的,還有好多個只要有房子,就能夠開業的工廠也開業了,什麽釀酒作廠,各色食品廠,紡織廠,制衣廠等等,先期就開始投入建設的,都會在今年開業,所以,各種招工的廣告,把大唐日報的版面都加厚了很多,幸福村的造紙廠和印刷廠,也不得不快速搬遷到渭南來,招募人手上馬大生產線。

“陛下,您現在看到了水路轉運公司的必要性了吧!渭南這個龐大的制造機器運轉起來,就會需要巨多的原材料,這些東西,都得靠船運,從很多地方州縣收集過來,同時,也需要這種頻繁的往來溝通,將渭南產出的商鋪銷售出去。”

“所以,你是來向朕要錢的麽?”

“呃,沒有錢,就沒有辦法收購制作水輪船的原材料,更加沒有辦法給船廠的工人發薪酬,那自然的,整個渭南的供銷鏈,就難以為繼了。”

在封建社會,敢找皇帝討債的,孫享福算是第一人了,而且,討的不是一點點錢,杜正倫帶到荊州去的二十幾艘船,價值可是數十萬貫,這些錢都是船廠墊資做的,後續,想要盤活整個長江水路運轉公司,就算再調十倍的船過去,也未必夠,這麽大的窟窿,孫享福一家可填不起。

房玄齡家送來了二十萬貫,孫享福就當做是他的一成份子的入股資金了,李世民這邊七成份子,怎麽地,也得弄一百四十萬貫出來,自己再添四十萬貫,共計兩百萬貫,差不多就能把先期運轉起來了,後續的投入,可以直接從盈利裏面出,盈利的多,造的快,盈利的少,造的慢,直到滿足整個水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