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開考

次日,早朝上果然就出使的問題,展開了大範圍的討論,發起者孫正明成為了大家提問的中心,其實這個時期的國事訪問非常的簡單,因為大唐是強者方,所以,展現大唐強大的一面就可以了,那些以強者為尊的蠻夷小國,自然而然的會依附過來,歷史上的李世民都能做天可汗,何況是現在。

孫享福首先提的第一點,就是使團護衛的規模。

人數不能太多,太多了出使的成本就會很大,也會讓那些小國害怕,從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一千人左右足以,但是這一千人的戰鬥力一定要精悍,所選之士,要身材高大魁梧,所用裝備要看上去彪悍,通過這小小的一角,向各國展示大唐的精神面貌。

第二點,使團要有大唐社會各界人士,農,工,商,醫甚至龐大的樂師團隊,缺一不可,要在各個方面,給外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點,是出使的大臣,要有與外國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的權力,得到了大唐承認的國家,以後,有大唐國籍的商人,在這個國家需要得到什麽樣的保護,得到什麽的優惠,甚至免稅政策,等等。

這需要使臣具體去跟國王談,要知道,很多西域胡商都在善陽上了戶籍,一旦大唐跟西域諸國都簽訂類似的框架協議,那麽,他們手上的戶籍,作用就大了,即便是大唐什麽都不做,在西域諸國,也一定會常年都有一幫自稱唐國的商人,在市面上活動。

這種手段,會無形之中,讓各國的子民,或者統治者,對大唐都不再陌生,也算是文化宣傳初期的一種手段。

第四點,當然是給弱小國家一些經濟,物資上面的援助,並且,邀請有條件的國家,參加三年後在定襄城舉行的天下第一大比,對於大比的項目,規則,以及邀請函,需要刊印成冊,由使臣擇情發出。

然後就是農,工,商,醫,樂等各界人士,在西域各國自由發揮了,相信,他們能夠找到對自己有利的點。

比如農,孫享福就打算派孫二力去,將西域各國各種能夠食用,或者使用的作物的種子弄回來,嘗試培植,讓大唐百姓的食物更加豐富,能用的資源更多。

工,則是可以將很多技術含量不高的東西,直接在當地建工廠,組織當地的百姓生產,用當地的資源,當地的勞動力產出,賺當地百姓的錢,這是後世比較普遍的發展模式,科技發達的國家,將一些技術含量比較低,比較需要人力的生產制造放在一些貧窮國家,只需要放一兩個人在那邊主管,就能源源不斷的獲得非常豐厚的利潤。

商,要做的事情就更加多了,考察他們有什麽商品需求,以及我們對他們的商品天然資源的需求,有了這些數據,今後的針對他們需求,和咱們自己的需求來做生意,就更加好做了。

如果有大的貿易項目的話,可以通過使臣,在國家層面,跟當地的國王簽訂協議,比如生產鑌鐵礦的國家,大唐可以直接跟他們簽訂供礦協議,每年你給我多少礦,我給你多少糧食,絲綢,瓷器,等等等,直接針對兩國的需求來,拒絕中間商賺差價。

再說醫,以目前大唐的醫療水平,應該能甩西域諸國幾十條街的,太醫署會派甄氏的新生代名醫甄權,甄斌等人,善陽醫學院,則是派醫術僅次於孫思邈的王友道,羅素等人帶著一幫原本底子就不錯的成人醫學生出使,做一些高深的醫學技術展示。

樂師,除了宮廷的樂師之外,就是以望江樓為首的民間樂師團隊,他們會向西域諸國的人民展示大唐演奏會級別的樂曲,以及各種有民族特征的歌舞,主要是做文化宣傳展示。

當然,這些還是主體框架而已,真正去多少人,帶多少物資去,還需要慢慢遴選斟酌,但無疑,這將朝堂由於改革帶來的一些矛盾化解了不少,大家的心思,都轉移到了如何通過這次大規模的出使,獲取名聲,爭奪利益,如無意外,這次出使的情況,肯定會被大篇幅的記錄進史冊的。

十月十八,貞觀朝的首次科舉終於開始,孫享福化身監考老師,很快,就在國子監的門口讓孔穎達見識到了這個時期讀書人的素質。

“正明,為何咱們已經明文規定了不可以帶書籍小抄之類的進考場,這些書生卻是不聽?”

蕭瑀看著門口堆積如山的書籍和小抄紙,不解的問道。

“書本裏的東西,都是理想的,現實卻不是理想的世界,自漢以來,那麽多人學習儒家經典,熟讀孔聖人的論語,春秋,您可曾見到有誰真正的做成了聖人?”

這話說的蕭瑀身旁的孔穎達臉上火辣辣的,但是他無法反駁,因為除了進士科的考生,其它科目的考生,確實很少有夾帶的,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要考什麽,還帶來了鋸子,斧頭,算賬的算籌過來。因為,此前根本就沒有什麽教商人如何經商,教工人如何做工的典籍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