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2/2頁)

民富國強則不然,老百姓真正的富裕起來了,才會真心的擁戴國家,國家只有和老百姓的願望是一致的,才會受到老百姓全力的支持,這樣的國度,才是真正意義上可以承受風吹雨打的強國。

而老百姓怎麽才能富?

唯有讓他們變強。

當他們掌握了更多的生產知識,更多的致富方法,他們就能夠更從容的對抗來自內部或者外部的壓力,所以,讓老百姓變強,是一個國家變強的基礎,朝廷即便是花再大的代價,也要打好這個基礎。”

孫享福講了這麽半天,換來的,只是一片沉默,他的這些論調,在目前來說,只能算是他一家之言。

這個論調有成例可看麽?

有。

幸福村就是成例。

孫享福並不是全能的,幸福村的百姓在孫享福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基本知識後,就在他指引的方向上不斷探索進步,研究出了很多這個世界原本沒有的技術,這不是孫享福一個人的功勞,他頂多算是個指路人。

而現在,即便是孫享福不在,他們自己也在不斷的進行各種研究,這就是一種知識的發酵。

幸福村的百姓,已經變成了強民或者說富民,這裏的富,不單是指財富,還指知識的富有。

憑借他們現在掌握的東西,可以輕易的在這個世界上活的很好,所以,幸福村集體,能在保持自己各項研究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拿出一百五十萬貫來投資渭南縣的項目,這些錢,還只是他們在研究的道路上,順手賺來的,如果用他們掌握的東西專門來盈利的話,相信用不了幾年,整個國家的錢就會被他們賺去大半。光是把冶煉和玻璃工藝拿出來賺錢,就能分分鐘賺一座金山銀山出來。

然而,李世民卻還沒有做好全國都是這種強民的心理準備,在此刻的他看來,蕭瑀,房玄齡,長孫無忌,甚至馬周幾人提的發展規劃,似乎更加靠譜一些。

比如蕭瑀,他提議半年之內完成公民制度,明年秋後開科舉,三年之內,將一套全新的地方官員的職能,和監管體系執行下去。

而房玄齡,則是將邊地治理看的比較重,安北大都護府,玉門關外新設的幾州,都是朝廷未來幾年的重中之重。

他認為,只要沒有外患,大唐的內部治理,其實並不復雜,因為從今年的國庫稅收,和國民產出來看,明年只要關中不繼續災害,大唐的內部情況會很好,今後會更好。

而且,他知道蕭瑀會就政務規劃給李世民提建議,所以,很巧妙的把自己放在了副手,拾遺補缺的位置,說了對邊地發展規劃的幾點。

長孫無忌則是直接說國家財政未來有多少能用於軍事,三年到五年之內,解決吐谷渾和高句麗的問題,十年之內,將周邊不臣服的國家全部掃除等。

馬周說的,是最符合孫享福那套富民強國思想的,草根出生的他,更加看重民生,通過對善陽發展套路的研究,他得出了很多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興商貿,降農稅應該是朝廷施政的階段任務,三年之內,國家的財政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免除人頭稅,五年之後,農稅減半,十年之後再減半等等。

都是說的比較實際的東西,當然,只要做到他們所說的那些建議,其實就已經足夠大唐雄霸於世了。

至於孫享福說的那些,其實有些太過超前了,就跟他此前說育種育苗的事情的時候一樣,李世民聽一半,不聽一半,認為,新農村建設的事情,還算靠譜,全民義務教育的事情,暫且擱置,大唐完全沒有必要花大代價去做這樣的事情,有那麽多錢,給國家多練幾只強軍,不是更好麽?

他卻沒有想過,十年之後,或許推行全民義務教育,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了,因為,那個時期讀書的成本可能已經降到很低了。

而國家的軍力強橫了,人民對國家沒有相應的向心力,卻未必是好事,人性都是貪婪的,掌握了軍權的人一旦犯了貪心,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曇花一現,成為一段絢麗而短暫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