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返程路上

由於分散了一部分護衛騎兵在前面打前站,李世民一天時間,就找到了四個像雙路村這樣貧窮的村子,大唐,皇權連縣都下不到,現在,卻直接到了村,看到的,自然是一堆的問題,短短兩天的時間,就讓李世民知道了,愚民有多麽可悲。

世家子所用的手段其實一點也不高明,只要給這些百姓一丁點的智慧,他們也不會被人剝削成這樣,難怪那些世家子會對統治者說什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只有無知的百姓,才能任他們剝削,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

而在孫享福這裏,李世民聽到了不一樣的論調。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斷句不同,意思,竟然截然不同,世家子們,卻是用一條對他們最有利的解法,在蒙騙所有人。

李世民沒有時間這麽無休止的看下去,所以,一天後,派發東西救濟窮困村落的事情交給了獨孤謀和他帶領的一幹千牛衛,而少部分人馬,則是隨他一起返程回長安過春節。

馬車上,李世民手中的幾顆棋子一直在被他轉動把玩,不過,此刻,他卻不是在下棋,也沒有允許孫享福回到自己的馬車上打盹,車廂中間的案幾上,擺著隨行的幾位大臣對於朝廷未來五年,甚至十年規劃的構想,其中,他正盯著孫享福的寫的那張紙在看,這是李世民昨晚上強行下發的任務。

“五年之內,在關中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十年之內,在全國完成新農村建設,同時開始實行全民義務教育,即,無論男女,都要上學讀書,完成基礎文化學業,做到消除文盲。”

短短幾十個字,卻是李世民看到的,最大膽的提議,他對著這幾十個字,發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的呆。

“正明,讓所有人都讀書識字的代價有多大,你不可能不知道,你為何要做出這樣的提議?”

李世民將孫享福書寫的那頁紙提起來抖了抖道。

這一個時辰裏,他幻想過很多全民讀書識字的畫面,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雖然好的方面比較多,但他還是有些擔心自己駕馭不了那麽一個國度,因為他在朝廷上見過智者扯皮的事情太多了,每一個讀書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實現,他們就會自己想到的一些方法來實現,管理幾百個讀書人都已經很難了,管理幾千萬讀書人,那個畫面,李世民幻想起來的時候,不擔憂才怪。

孫享福一早就料到李世民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在心裏琢磨了一下用詞才道,“陛下,您是想要國富民強,還是想要民富國強?”

孫享福的這個問題突然問出口,車廂內的幾人都是一愣,還第一次有人把這個詞調了頭拿出來用,然而,細細一想,他們卻又發現,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是兩個概念。

漢朝,就是典型的國富民強,然而,那種強盛,都只適合短暫的存在,國富民不富,內部就容易生亂,所以,漢朝經過了幾度反復,國家雖然依舊富裕,軍隊戰力雖然依舊強悍,但還是被黃巾起義攪亂,導致群雄割據,最終滅亡。

可民富國強這個詞,到底成不成立,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未可知,因為此前,沒有那一朝出現過這種情況。

在後世,定義一個國家是不是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是一個重要的指數,當一個國家的公民的平均文化水平高了,所掌握的致富技能自然也就多了,掙錢就更加容易了,而老百姓富了,國家是想不富裕都難,除了那些少數靠出售資源邁入發達的國家,真正的強國,無不是靠先進的科學知識。

全民讀書,認字,掌握知識,就會讓知識發酵起來,向更高的層次邁進,邁進之後產生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而只有掌握了知識的人民,才是真正的強民。

來自後世的孫享福可不會讓這個朝代重蹈宋朝的覆轍,那是一個國富民不強的朝代,被別人欺負了幾百年,最終滅亡,而它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當權者把一個不切實際的學說,或者說被閹割了的文化,當成了國家的根本,沒有客觀的看待文武,矯枉過正了。

所以,孫享福所說的義務教育裏面,可沒有太多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以務實為基礎,才是關鍵。

“國富民強又如何?民富國強又如何?”

李世民雖然在自己的心裏想到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卻是更想聽聽孫享福的意見,車廂裏的其它幾個大臣也是如此,此刻都把目光看向了孫享福。

“國富民強很簡單,沿用前朝的那些制度,以咱們大唐現有的生產水平,以及人均可分配資源來算,也能富強個一兩百年,然之後,漢朝什麽樣的結局,您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