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9章 魚龍

趙高尤記得,十日前,自己被困重泉,絕望之際,為六國發兵所救時,他是欣喜若狂的。

但一向最善於揣摩人心的趙高,這次卻熱臉貼了冷屁股,趙高獻上自己在未能劫持胡亥外,不得已作為替代的禮物:被拘禁在高陵縣的始皇帝子女——除了出奔的扶蘇,嗝屁的胡亥、公子高,以及搖身一變成了投誠公子的將閭兄弟三人外,其余公主公子皆在於此。

這些公主公子在西河被六國殘忍處死,畢竟他們的戰爭目的之一,便是“屠秦宗室”。

還有那枚精雕細琢,代表了大秦皇帝權勢的玉璽,也被深知懷璧其罪的趙高雙手奉上。

用和氏璧鐫刻而成,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親筆所書,名匠篆刻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當這美輪美奐的玉璽被捧上時,所有人,張耳、李左車、項梁,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上面,難以挪開。

當數十年前,它還只是一塊和璞時,已價值連城,秦昭王曾以十五座城,欲與趙惠文王交換,由此引出了藺相如的故事。

如今更被賦予了政治上的光暈,皇權的重量,其所值,豈不是無價之寶?

但這枚小玩意卻被項籍的大手掌不客氣地收下了,把玩在手中,仿佛看到了昔日“彼可取而代之”的大志。

但這位年輕統帥的情商和吃相,未免有些難看,竟不顧趙國人在場,當眾道:

“和氏璧,這本就是楚國之物,為人所盜!今當物歸原主!”

還是範增輕咳一聲,說什麽“此物由縱長楚國暫時保管,待六國誅秦社稷,再分其寶貨”,壓下了趙人幾欲當場發作的怒氣。

而之後,項籍卻待趙高十分冷淡,連臨晉城的軍議都不讓他參加,趙高賣國無門,只能守在外頭,通過賄賂與會者,得知了楚國後方遭到襲擊,六國聯軍欲退的消息。

這讓趙高失望透頂。

“本來指望六國守西河之地,而我如約赴上黨為王,如今這情形,西河不守,河東又豈能長久,恐一年半載後,黑夫便將至太行矣……”

趙高憂心忡忡,從河東趕來的趙成,卻仍在樂觀中,甚至與閻樂爭論起未來他們的“邦國”當叫何名。

“立國於上黨,叫‘黨國’何如?”趙成喜武不喜文,沒太多文化,就是想當然隨口亂說。

閻樂倒還讀過典史,搖頭道:“上黨,古潞子地也,婦翁之國,仍稱潞國才對。”

言罷還笑吟吟地朝趙高拱手:“潞王!”

“夠了!”

趙高當時卻拍了案幾,讓二人閉嘴,目光注視著他倆:

“看六國對我態度冷淡,恐難以如約,即便如約,單憑心思各異的六國,恐怕也抵擋不了黑夫兵鋒,不管在河東還是上黨,都不安全,吾等還是得另尋出路!”

趙成、閻樂面面相覷:“另謀出路?”

“不錯,不管我向東逃到何處,黑夫必窮追不舍,欲誅我而後快,眼下唯一的活路,是向北,去匈奴……”

項籍、李左車不欲與匈奴結盟共同對付黑夫,這在趙高看來是極可笑的,耽於名聲,恥於與戎狄共舞?殊不知,他們錯過了與黑夫實力均衡的機會。

倒是北邊的匈奴大單於冒頓,殺父獻妻,只為一勝,這種不擇手段的做派,更像個做大事的人。

且只要趙高遁入廣袤草原,隨牛羊馬隊遷徙,絕不在一地久留,黑夫縱真的一統中原,手也難以伸到漠北,尋他不到。

趙高就如同一株藤蔓,自身沒有強大的勢力,只能靠不斷攀附強者來獲取權勢,最初是秦始皇,後來是胡亥,眼下的他,只能在不斷賣國賣身中求活。

因為趙高很清楚,天下之大,唯獨黑夫,絕不會跟他做買賣!

趙成應諾,閻樂卻還在猶豫,趙高決心已下,掃視二人道:

“待東渡之後,便言我乃趙氏之後也,願將上黨獻予趙國,換取雁門郡一小縣為侯!”

……

果如趙高所言,六國對他沒有絲毫信任,令趙成赴河東準備船只浮橋,接應聯軍東撤,卻將趙高留在西邊,以作為人質。

好在,趙高通過最後一點金帛,賄賂了趙魏兩國的將軍幕僚,得以離開對他不甚重視的項籍處,隨他們至夏陽,從禹口而渡。

禹口,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用巨斧劈鑿而成,它的北面是群山夾道的大河峽谷,南面是坦坦蕩蕩的平原,反差巨大。河水起初被約束在兩岸懸崖斷璧之間,白色的浪花如同千萬匹奔馬般橫沖直撞,雷霆萬鈞,破山巒而徑出,瀉千裏而東流,水浪起伏,如山如沸。

此處以北,有一個壯觀的瀑布,當年秦始皇帝曾來巡視,作為駕車的中車府令隨行,對此地自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