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魏帝國,天塌一半!

“蜀漢不宣而戰,又趁喪期出兵,乃是大不義之事,吾等當做檄文聲討之,揭露諸葛村夫的醜惡嘴臉!”

“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檄文聲討又有何用處,趕快出兵迎戰才是正事,一旦荊襄門戶洞開,許昌城可就危險了!”

“說的對,出兵迎戰蜀漢,痛殲來犯之敵,以證我大魏帝國天威,可是誰來掛帥出征呢?”

“自然是太……太……,太糟糕了,這次派誰出征呢?”

按照道理來說,曹魏國力遠在蜀漢之上,開戰沒什麽可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就是了,群臣習慣性的轉動目光,尋找著那道神魔般的身影!

以往有了戰事,只要這位神魔出馬迎戰,不管局勢有多糟糕,也不管敵人有多兇惡,必然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順手再搶一塊地盤回來!

群臣只要留在後方,全力支援軍械、糧草,再準備好慶功宴就行了,二十多年從未例外過,以至於很多人都養成習慣了。

可是這次破例了,大殿上不見神魔般的身影,只有一副空空的坐榻,太師大人受了不白之冤,回侯府閉門思過去了,如此誰來掛帥出征呢?

群臣們面面相覷,不禁都有一些慌亂了,沒有太師大人坐鎮,大魏帝國天塌一半啊!

“慌什麽,我大魏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軍械、糧草堆積如山,又何懼小小的蜀漢呢?

朕與愛卿們好好商議一下,一定可以痛擊來犯之敵的,而後揮師南下,一舉蕩平荊州、巴蜀,生擒劉禪小兒、諸葛村夫,擇吉日獻俘於太廟之中,告祭太祖武皇帝在天之靈!”

……

“陛下英明神武,天下莫不臣服,萬歲、萬萬歲!”

酒宴立刻撤下去了,大殿上掛起了巨幅軍用地圖,根據前方傳來的情報,重新標記了敵我態勢,曹丕從龍椅上走下來了,文武重臣們簇擁周圍,一起對著地圖商議禦敵之策!

憑心而論,曹魏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戰爭機器只要全力開動起來,更本不懼怕任何挑戰,可是眼前卻有三大困難:

一是對策,蜀漢既然出兵北伐了,肯定不止荊州這一路,巴蜀方面也會有動作,只是那邊道路太遠了,消息一時間沒傳到許昌而已!

蜀漢兩路出兵北伐,是齊頭並進,還是一虛一實,那一路是虛的,那一路又是實的?

孫吳有名的墻頭草、隨風倒,如今看到巴蜀出兵北伐了,他們會不會落井下石,也派一支人馬北上,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呢?

面對錯綜復雜的局勢,如何攘外安內、又如何排兵布陣,這是大魏開國之後第一戰,萬萬的輸不起啊!

二是時間,對付蜀漢的全力北伐,又要防備孫吳落井下石,曹魏起碼要動員四十萬大軍,才能做到禦敵於國門之外,可是對於這場戰爭,曹魏方面事先毫無準備啊!

集結四十萬大軍、上百萬的民夫,以及足夠的軍械、糧草、騾馬、車輛、船只起碼要三四個月時間,而襄陽城方面岌岌可危,恐怕半個月都支撐不住了。

等到曹魏這邊做好準備,只怕蜀漢大軍早就長驅直入了,許昌、洛陽都未必守的住,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大殿上的君臣們何處安身呢?

三是統帥,打仗打的是實力,更是統帥的能力,一將無能累死千軍,一帥無能江山易手!

就算曹魏方面做好準備了,由誰來統帥數十萬健兒呢,諸葛亮算無遺策,關雲長勇冠三軍,可都不是好惹的角色啊!

曹丕與群臣眉頭緊皺,都在思考這三個難題,如果不能解決的話,這開國第一戰就毫無勝算,後果更是嚴重--曹魏代漢、人心不穩,一旦戰敗、天塌地陷!

“啟稟陛下,敵軍來勢洶洶,我方毫無準備,倉促應戰只怕勝算不大,故而臣建議以退為進!”

“如何以退為進?”

“陛下可以遷都鄴城,利用黃河天險,阻擋蜀漢的兵鋒,待其師老兵疲、糧草不繼之時,再率軍發起反攻,一定可以大獲全勝的!”

“蜀漢蕞爾之邦,人口、糧食等物資都非常有限,只要拖上一年半載的,就算咱們打不贏,也能耗的贏,遷都確是個穩妥的辦法啊!”

…………

沉吟半響之後,一些河北籍的士族官員,突然提出了遷都的建議,就連辛評、辛毗也在其中,一是為了國家考慮,過黃河躲避蜀漢的兵鋒,畢竟打不贏就走,也是兵家常識之一!

二是為了自己考慮,許昌城是穎川、汝南士族的地盤,洛陽城是河內、河東士族的地盤,鄴城則是河北士族的地盤,誰的地盤誰做主,政治上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