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難民如潮,洶湧而來!

大雪下了七天七夜,終於慢慢的停下來了,河北四州的山川、原野、城池、村莊……全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淺的過人膝蓋,深處可沒頭頂,還壓塌了大量的民舍、茅屋,凍餓而死的人不下十萬,淪為難民者高達百萬,無衣無食、四處逃荒!

饑寒交迫之下,人類就會變成野獸了,‘易子而食’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著,為了求一條活路,少數人落草為寇,靠著打家劫舍填飽肚子,多數人湧向了城市,希望找一處安身之地,順利的渡過災荒之年!

“大爺給口吃的吧,好心有好報的,祝您榮華富貴、公侯萬代!”

“漂亮的黃花大閨女了,心靈手巧,吃苦耐勞,只換二十斤粟米!”

…………………………

鄴城-人口眾多,繁華富庶,乃是著名的產糧區,也是逃荒的首選之地,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湧入了數萬難民,大街小巷,人頭湧湧,到處都是乞討的聲音!

為了填飽肚子,難民們賣力氣、賣血汗,只求一頓飽飯吃,實在沒有辦法了,就身插草標、自賣自身、或者賣兒賣女了……

對於士族門閥來說,難民進城是一件好事,經常看到一些身穿青衣、趾高氣昂的管事們,在難民中走來走去,用極為低廉的價格,購買大量的奴仆、丫鬟,比買牲口還要便宜呢!

也有不甘為奴的人,坑蒙拐騙、偷盜行竊,甚至聚眾鬧事,搶劫大戶人家,一時之間,鄴城的治安混亂,百姓們人心惶惶!

為了恢復治安,曹軍日夜巡視街道,遇到為非作歹之徒,必然是嚴懲不貸,每天斬首數十人之多,即便如此,難民還是不斷的湧來,竟然匯聚了幾十萬之眾!

情況如此嚴重,丞相-曹操也坐不住了,先是下令關閉城門,對鄴城實行軍事戒嚴,而後帶著文武重臣,登上城樓查看情況,頓時就被驚呆住了……

“開門呀!--我們快要餓死了,發發慈悲心吧!”

“丟他媽!--橫豎也是一死,再不打開城門,老子們就要造反了!”

…………………………

放眼望去,鄴城周圍全是難民,黑壓壓不見邊際,怕有幾十萬之眾呢,而且饑餓難耐、哭聲震天,就像一堆幹透的柴草,只要扔上一顆火星子,就會燃起沖天烈焰了!

可以想象的到,一旦幾十萬難民造反,會出現什麽後果,剛剛平定的青、冀、並三州,必然刀兵四起、戰火重燃,曹軍忙著鎮壓亂民,那有力量攻打幽州呢,北伐也要半途而廢了!

另外嗎,人心險惡,事事難測,曹營集團如日中天,幾乎統一中原之地,也引來了無數仇恨,北邊的袁煕、烏丸、鮮卑、遼東,南邊的荊州、江東、漢中、益州……誰不是心懷恐懼,又包藏禍心呢?

太平年景之下,他們還要興風作浪、制造事端呢,如今天降暴雪、災民無數,他們更要落井下石了,也好削弱曹營集團力量,阻擋統一天下的步伐!

他們或是屯兵邊境,做出威脅的姿態,或是暗中派人,挑唆饑民們暴動,中原的局勢越混亂,對他們越是有利呢!

“天降大雪,蒼生受苦,皆因老夫失德所致,恨不能以一己之身,扛下世間萬般苦楚,縱然粉身碎骨,也是無怨無悔!”

曹操仰視蒼天,一臉的愧疚之色,國人相信‘天人感應’之說,如果上天降下災禍,肯定是統治者犯錯了,必須深深自責、及時改正,求得上天的原諒!

不過嗎,自責也好,改正也罷,一般都是皇帝的事情,也只有天子能溝通上蒼,曹操主動承擔責任,看似大仁大德,實則居心叵測,莫非他以天子自居嗎?

“風霜雨雪,自然之理,丞相大人不必自責,為今之計嗎,當以賑災為先,屬下有三條建議,或可緩解一下災情:

其一,先派人前往各地,詳細調查情況,按照災情的輕重,依次進行救濟,再嚴令各州、郡大小官員,必須深入災區,組織百姓自救!

其二,難民如火,糜爛地方,若是擴散開來,後果不堪設想,速速派遣精銳鐵騎,封鎖黃河沿岸渡口,以免得難民流竄兗、豫、徐、司各州,動搖了根本之地!

其三,在鄴城、黎陽、邯鄲、太原、臨淄……各處城池,設立大型粥場,發放禦寒衣物,百姓們饑有食、寒有衣,人心自然安定矣,以免被歹人所蠱惑,再現黃巾之亂!”

相府從事-毛玠站出來,上奏了三條賑災辦法,論起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他比郭嘉、程昱相差甚遠,可是安撫百姓、治理地方,卻是他的長處了!

“孝先所陳三條,皆是金玉良言,老夫自當聽從之,並加封為鄴城令、關內侯,賜食邑三百戶,負責籌措糧食、衣物,全面救濟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