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古人雲:‘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團體,永遠只能有一個首領,袁紹暴斃之後,三子袁尚繼位大將軍,兼領冀州牧,乃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曹操以小皇帝的名義,又冊封袁潭為大將軍、冀州牧,這就形成了‘一國二主’的局面!

一國二主,必起內鬥,袁潭也不是傻子,明白這是曹操的詭計,要讓他們兄弟爭位、自相殘殺,借此削弱袁氏的力量,進而各個擊破之,問題是,明白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

自古以來,為了爭奪全力,兄弟反目的事還少嗎,春秋之時-鄭莊公誅殺弟弟叔段,先秦之際-胡亥謀害兄長扶蘇,到了大漢王朝,七王之亂,互相殺伐,不都是劉姓一家血脈嗎?

權利之爭,你死我活,容不得半點親情,袁潭現在的情況,無非有兩種選擇:

其一,拒絕聖旨,做一個好哥哥,把大將軍、冀州牧的位置,讓給弟弟袁尚,維護河北集團的團結,如此一來,曹兵可退,袁氏可保,高風亮節,人人稱贊!

問題是,袁尚心黑手狠,對生父尚且無情,何況是一個哥哥呢,一旦河北局勢平穩,他完全控制了局勢,必然對袁潭下毒手,掃平一切潛在的威脅!

其二,接受聖旨,再殺掉弟弟袁尚,奪回大將軍之位,進而稱霸河北,若是這樣做嗎,難免會背一些罵名,卻可以得到實利!

另外嗎,兄弟相爭,刀兵四起,必然削弱河北集團實力,曹操若是卷土重來,袁氏一族危矣,上一輩的袁紹、袁術,不就是兄弟失和,讓人各個擊破了嗎?

“河北局勢,動蕩不安,待我解決掉家賊,執掌軍政大權之後,必然親往許昌城,拜見丞相大人,迎娶曹氏小姐,以結秦晉之好!”

因公廢私、還是因私廢公,袁潭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選擇了後者,當即排設香案,行三跪九叩大禮,接受了朝廷聖旨,繼位大將軍,兼領冀州牧,這就意味著,袁氏兄弟開始決裂了!

“如此說來,在下恭祝袁大將軍-掃除內亂,執掌河北,丞相也會有所動作,以助將軍一臂之力!”

吃飽喝足之後,蔣幹起身告辭了,他還要偷偷會見袁煕,再送一份聖旨的,兄弟相爭多沒意思,三袁火拼才是目的!

接下來幾天,曹軍一路向南撤退,歸還了許多的城池,遺留了大量的軍械、馬匹,還釋放了兩萬名俘虜,皆是身強力壯,經驗豐富的老兵!

袁潭大喜過望,統統的接收過來,編入自己的軍營中,隨著實力的增長,他的野心越來越大,決裂的步伐也越來越快了!

緊接著,辛家兄弟也回來了,風塵仆仆,滿臉疲憊,帶回兩個好消息:

一個好消息是,二公子袁煕明確表示,長子繼位,天經地義,願助大哥一臂之力,查證父親死因,誅滅袁氏家賊,烏丸、鮮卑、遼東三部首領,也非常贊同此事,願意提兵助陣!

另一個‘好’消息是,袁尚自知年輕淺薄、難當大任,願意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大哥袁潭來做,還派來一名使者王修,敦請袁潭進鄴城,舉行交接儀式!

“先大將軍病故之時,外有強敵壓境,內部人心惶惶,袁氏危如累卵一般,為了挽救危局,三公子暫代大將軍,實屬迫不得已,並非有意為之!

廢長立幼,有違禮法,河北文武們商定,有請大公子進鄴城,接任大將軍、冀州牧之位,重振袁氏的雄風,至於三公子嗎,願意退居林下,做一位富家翁足矣!”

王修三十多歲年紀,面白如玉,身材修長,生得一副好皮囊,乃是袁尚的心腹人,也是一名舌辯之士,極其善於蠱惑人心!

“哦……顯甫有意退位讓賢,何不親來青州大營,把大將軍、冀州牧兩顆金印送上,莫非抓在手中久了,舍不得放手嗎?”

面對使者的敦請,袁潭端坐不動,還露出了諷刺之色,這種‘瞞天過海’的把戲,也就騙騙三歲小兒吧!

袁尚心狠手辣、利欲熏心,為了謀奪大將軍之位,連親生父親都謀害了,又殺了無數的反對者,付出這麽大的代價,他豈會輕易讓位呢?

無非是釋放煙霧,想把袁潭騙進鄴城,而後伏兵四起、斬草除根,再收編青州人馬,如此不用大動幹戈,就能解決心腹大患,也算是一條妙計呢!

可惜的是,袁氏兄弟一脈相傳,都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謀劃敵人不咋樣,算計起自家兄弟,智商立刻爆棚了,袁潭豈會輕易上當呢?

“三公子心懷愧疚,不敢與兄長相見,此時身穿單衣、披發赤足,跪在袁氏宗祠請罪,至於大將軍、冀州牧兩顆金印,大公子入城之後,立刻就……饒命呀!”

王修口舌如簧,還想再忽悠下去,那知袁潭根本不聽,隨手招來幾名武士,把他捆綁著壓下去了,片刻之後,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送上,呲牙咧嘴,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