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五十七章 京畿密鬥(第2/3頁)

佟化成知道範文瀾會調回燕京,只是沒有想到天命帝會將大親王也召來燕京問策,可見天命帝心目裏也視當前的局勢到了千鈞一發之時。

“你快起身。”葉濟爾要佟化成起身來,讓侍臣給佟化成搬來小榻子賜座,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你去鶴壁有什麽收獲……”

“淮東在鶴城的軍情主事在抓捕反抗而死,沒能抓住這個關鍵人物,能掏出來的情報就不大完整。”佟成化正襟危坐,細稟鶴壁之行的成果,說道:“但還是掏出一些西寺監以前沒掌握的情況。一是淮東有大人物近期從山東穿過,潛入太行山。具體人物不知,但級別不會低於旅帥。奴臣趕到鶴壁時,錯過圍捕的時機,十分可惜。除了這個未知名的大人物外,淮東在過去半年時間裏,經鶴壁轉入太行山的人員多達百人。奴臣估計,加上其他線,淮東在過去半年裏,派往太行山的人員可能要超過二百人……”

“這麽密集啊!”葉濟爾聽了倒吸一口涼氣,惱恨地拍著長案,臉帶怒氣吩咐身旁的侍臣道:“擬旨,著葉濟多鏑將鶴壁、平原兩府的官員革職查辦,立即切斷河水下遊的通道,所有商旅過境,一律嚴加盤律,不能再叫南朝有人再從河南、山東過境……”

葉濟羅榮的神情也陡然凝重起來。

此前種種跡象,包括嶽冷秋率正陽、渦陽兩鎮兵馬易幟在內,燕京諸王臣大公都傾向認為林縛是為篡位稱帝做準備,但這半年時間來,南朝如此密集地往太行山裏派遣潛伏人員,這又說明南朝是在為北伐積極準備。

太行山縱橫千裏,西與晉山相連,北與燕山相接,地形錯綜復雜,抵抗勢力此起彼伏,一直是晉薊的心腹之患,要想剿滅卻很困難。特別是荊襄會戰之後,使晉薊的普通民眾都蠢蠢欲動起來,不僅暗中與抵抗勢力交換物資,還時時協助通風報信,使進剿始終難以展開跟深入到太行山深處去。

燕京眼下只能大體知道太行山裏的抵抗勢力規模,從早年的十三家變成今日的五軍聯盟,總兵力大約在兩萬人左右。雖說這些抵抗勢力的裝備很差,武力談不上多強,多年來只是借著太行山險峻而深廣的地形頑抗,出山作戰的能力不強。但是太行山西接晉中,東接燕薊,南接河南,還與山東的平原,鶴壁兩府相鄰。一旦南朝組織大軍從河淮、山東正面往北沖擊北燕的河南、山東防線,這些抵抗勢力聯合起來出太行山,打擊河南、山東防線的側後,破壞糧食補給,問題將相當的棘手。

“都說東海狐善用疑計。”範文瀾皺緊眉頭,說道:“荊襄一戰過於倉促,此時感觸尤深啊……”

佟化成能明白範文瀾話裏的深意。

他們之前認為林縛會先行篡位稱帝之事,故而要在河南、山東防線做出積極的攻擊勢態,倒不是說會真對淮東軍在徐泗及沂海的防線用兵,而是要給守許昌的董原以對抗淮東的勇氣。

北燕的兵馬不壓上去,董原在許昌稍有反抗淮東之心,就會面臨從北面南陽、正陽以及西面渦陽而來的夾擊。許昌的根基太差,林縛真調十萬精銳擊之,很難想象董原在許昌能撐一個月。而一旦北燕的兵馬壓上去,董原即使不服林縛篡位稱帝,林縛也不敢輕易對許昌用兵。

林縛若篡位稱帝,北燕一定要拉攏董原,支持他擁立曹家在渝州另立的新帝。

看著這半年來,淮東往太行山派遣兩三百名潛伏人員,看情形淮東是要先行北伐,但同樣很可能是淮東故布疑陣,迷惑這邊的視線。

一旦認定淮東會先行北伐,特別是其千方百計的加強對太行軍抵抗兵馬的控制,燕北非但不能將兵力壓到外圍防線上去,還要在與太行山相接的魯北、晉南地區保留相當雄厚的兵力,才能保證外圍防線抵抗淮東北伐大軍時,河南、山東防線的屁股不給太行山抵抗兵馬捅爆掉……

葉濟爾棘手地嘆道:“化成帶來的情報很重要,但這個情報若是淮東故意放出的疑計,而我們信以為真,將在河南、山東防區的兵力都是側重部署在內側,實際就等同於叫淮東二三百個潛伏人員穩住十萬兵馬啊!”

北燕部署在河南、山東防線上的兵力已經高達二十六萬之眾,但眼下主要側重在內線,特別是騎兵兵團,都集中在晉南、魯北地區。要是這些兵馬不往南壓去,不給董原強有力的支撐,林縛一旦篡位稱帝,董原很可能沒有膽量直接舉起擁護元氏帝室的大旗反對林縛稱帝——許昌的根基太弱,嶽冷秋又旗幟鮮明地投附淮東,許昌有什麽異動,在渦陽、正陽的長淮軍極可能會兇猛地撲上來猛咬一口,董原要反抗林縛,至少要能頂住第一波攻勢。

董原在許昌的兵馬並非鐵板一塊,林縛篡位稱帝,董原立即舉起擁元反林的大旗,就可以借這個將麾下兵馬都綁在一條戰船。而董原不能立即舉起擁元反林的大旗,以後就會失去大義名份,只能尷尬底給夾在中間,林縛接下來有足夠多的手段分化許昌兵馬,以達到徹底消弱,消滅董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