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望(第2/3頁)

絆馬索?鐵蒺藜?田常腦子裏瞬時閃過這兩物,暗罵進攻的將卒都是廢物,這等簡單的障礙物都沒能覺察,白白叫淮東軍射殺了數人。

田常沉著氣,看著戰場,能看到中間還留有十余丈寬的缺口沒受影響。

遇到這種情況,將卒應該緩下來,往中間聚攏,團縮起來防備淮東軍從山上打反攻,派人清除兩邊的障礙物,能穩住陣腳再往上攻。

由於廟灘嶺前谷營壘早在清晨時就派出偵察兵馬,這支偵察兵馬雖在觀音尖以北受到伏擊,傷亡近半,但有十數人始終監視著廟灘嶺與石龍嶺之間的地域。田常知道淮東軍只比他們早半個時辰占下觀音尖,見淮東軍竟然能在林間用絆馬索與鐵蒺藜設下四五百步寬的障礙帶,還是極為驚訝。

要僅僅是絆馬索、鐵蒺藜等障礙物,倒也好清除!

或許是攻上去的兵卒對兩翼的障礙帶也很疑惑,負責壓隊前攻的營將遲疑不決,竟然沒有第一時間下令使將卒往中間聚攏結陣或往兩翼分散。

田常氣得大罵,正要派人去質問馬圖海他手下這名營將是幹什麽吃的,淮東軍甲卒就在這時從中間預留的缺口猛烈地沖殺出來。

四五輛飛矛盾車從松林間叫淮東軍卒推著沖下,遠看去就知道這四五輛盾車要比尋常的要沉重得多,順著坡勢而下,田常眼睜睜地看著他所部在缺口處用十數張大盾結成的盾陣給淮東軍的盾車沖翻——這哪裏盾車,明明是勢大力沉的鐵沖車!

不能用盾陣擋一擋淮東軍的沖擊,而停在松林邊緣的軍卒又遲疑不定,沒有及時往中間團縮,中間缺口處的薄弱防線幾乎就在眨眼間叫沖殺出來的淮東軍殺潰。

田常臉色很難看,馬圖海是跟隨他十數年的嫡系,這三千兵馬雖說不是他麾下最能戰的精銳,也要勝過其他水準的將卒,沒想到會打得這麽差勁,叫他在佟爾丹面前極沒顏面。

看到馬圖海勉強在山腳站穩腳,在兩翼稍高處用弓弩封鎖住淮東軍直接沖擊山腳的口子,叫半山腰散潰的兵卒能退下來重新結陣,田常打馬馳到馬圖海跟前,狠刮他的一眼,呵斥道:“打的什麽鬼仗,丟人現眼……”

“山間樹林間都用這種鐵絲纏了個滿當,往裏又有鐵蒺藜。”馬圖海舉一根從半山腰絞斷下來的鐵絲給田常看,訴苦道:“淮東軍太他娘的狡猾,就留下中間那點寬的缺口,而他們所用的那幾輛盾車,從前盾到車架子都是用精鐵所鑄,矛頭生根似的鑄在盾板上。田帥你也看到,淮東軍居高臨下,拿這玩藝下從缺口往下猛沖,在下面根本就攔不住哇!”

田常倒吸涼氣,三百余淮東甲卒在觀音尖山南團守,看上去山南的坡勢較緩,實際是這三百淮東甲卒有意利用這較緩的坡勢來對仰攻的兵馬進行反復的沖殺……但是馬圖海遞上來的鐵絲更叫田常震驚。

當世早有瑣子甲,鐵絲算不上稀罕物,但在田常的印象裏,工匠打造瑣子甲拉鐵造絲最長不多一兩尺,而馬圖海遞給他的這根鐵絲足有六尺長……

淮東軍能將精鐵鑄造的重型盾車通過運到南岸來,而淮東軍用來纏樹的鐵絲又遠遠比想象中要長得多——依潰散下來的兵卒描述,差不多三四百步寬的林子,都是用整根鐵絲纏住,也無怪乎淮東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用鐵絲以樹為樁纏出一條障礙帶來。

“這山頭怎麽打?”馬圖海咂嘴叫苦道:“總不能叫弟兄們把命都拼光吧!”

馬圖海還在考慮觀音尖怎麽拿下來的問題,田常卻在想別的問題,要是淮東軍架設於兩岸河谷之間的懸索就是這種鐵絲,那情況就要比預想的要致命得多!這一想,叫田常的額頭在稀疏雪花之下竟滲出一層汗來!

田常怔立了片刻,才想到將手裏的鐵絲折了四五折,擰成繩狀,扔到地上,拔刀去斬。

田常佩刀自然是少有的利刃,要是不惜刀,手指粗的鐵條也能斬斷,但這折成數截的鐵絲卻是連斬了五六下才斬斷……

“田將軍是說淮東軍所架設的懸索可能是此物?”佟爾丹畢竟不笨,田常異常的舉動也叫他想到關鍵處,這鐵絲折成的繩子放地上拿利刃也要連斬五六下,要是懸於空中,劈斬時沒地方可以給借力,要想斬斷,怕難上十倍、百倍!

要是淮東軍架設的懸索沒法燒毀,斬斷,那淮東軍豈不是能源源不斷地派兵馬渡到南岸來?

佟爾丹想到厲害處,要命處,也怔在那裏。

“留兩營兵馬給你,你就在山腳下結陣,盯住觀音尖之敵,不過也要防備再有淮東軍從山門巖那邊殺過來……”田常著馬圖海盯在觀音尖,他與佟爾丹則率另三營整編兵馬,繞入觀音尖,往裏側刺入,切入觀音尖與虎牙灘之間,登上離漢水不到兩裏的摩石崖上往北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