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制衡(第2/2頁)

淮東水營的戰船也不是在等江礙完全清理幹凈之後才進入漢水,至少在胡文穆、胡學長父子趕到石城時,石城外的漢水之上就停著上百艘淮東戰船。

漢水西岸,葉濟羅榮的西線主力也已經完全撤到襄陽、南漳、鐘宜一線,其殿後兵馬普蠍石所部近八千騎也放棄荊州、長林、夷陵等南線城池,退到荊門以北一線……

雖說具備從石城渡漢水進入西岸的條件,但要保持漢水的通暢,使淮東水營戰船能直入襄陽,故而不能在石城架設浮橋。

在駛入石城之前,車過南湖坡,極目能將上下遊二三十裏長的漢水以及對岸的彭灣嶺盡收眼底。先期進入石城的淮東軍,已經分兵進占對岸的彭灣嶺建立渡河營壘,此時正用戰船運送更多的戰卒,物資過去……

“從石城渡河追擊不行啊!”胡學長輕勒韁繩,靠近父親所乘的馬車,望著漢水之上的情形,說道。

胡文穆點點頭。

他父子本有意據荊湖自立,對荊襄地形自然是十分的熟悉。

葉濟羅榮主力已經撤到襄陽一線,而其北逃,是從襄陽以西到谷城渡漢水經丹江北上。襄陽東南鹿門山、漢山折繞,地勢險峻,西南為三國蜀相舊居隆中山地,再往南為荊山北麓,皆是襄陽外圍的天然屏蔽。故而淮東軍從石城渡河進入漢水西岸,想要追擊襄陽以西的敵軍很難。

當然,淮東水營戰船能溯漢水北上,進入到襄陽以西的漢水江段,直接切斷燕胡兵馬北逃的通道,那是最直截了當的辦法。不過漢水枯瘦,淮東水營主力要前進到襄陽一線的漢水江段,還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再一個,燕胡在襄陽附近仍有不容小覷的水軍戰力占據上遊的優勢。追殲敵軍,仍然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

胡文穆又輕嘆一口氣,說道:“對淮東來說,即使這次沒有辦法全殲葉濟羅榮所部,但收復荊襄及南陽,已成定局,而在戰後濠壽等地也應該劃出淮西。形勢如此,待以時日,北伐可期啊!”

胡文穆能據荊湖數年之久,眼力自非常識能比,荊襄會戰已近尾聲,能不能消滅更多的燕胡兵馬,都無礙大局了。

“父親說董原不會狗急跳墻?”胡學長問道。

“不會了,狗急跳墻不過是自投羅網,董原連這點都看不透,就更不是樞密使的對手……”胡文穆說道。

“樞密使使嶽相北上,孩兒有些不解。”胡學長問道:“樞密使與嶽相鬥了這麽年,好不容易有將他徹底消弱的機會,怎麽能叫他北上,有重新掌握兵權的機會?”

嶽冷秋北調出監淮西、河南諸軍的消息,胡文穆、胡學長渡江到漢津就知道了,叫胡學長不解的是林縛怎麽還給嶽冷秋重新坐大的機會!

嶽冷秋所掌握的池州軍在樅陽大潰之後,實力就受到極大的消弱,但叫嶽冷秋率池州軍北上,並有重新掌握長淮軍的機會,嶽冷秋所掌握的兵權就將迅速恢復到鼎盛之時。

“一切都在人心啊。”胡文穆說道:“嶽冷秋與樞密使鬥了這些年,起起伏伏,即使還有野心,也應該更知道底線在哪裏,就比董原更可靠,比董原更安全,而不是跟著董原兵走險鋒。再一個,派誰北上,能立刻將陶春從淮西軍裏分化出去?淮西畢竟沒有大錯,樞密使這次也只能將其逐到淮水以北,供其糧秣以牽制燕胡在河南的兵馬,但怎麽能不防董原以表面戰事掩飾暗中媾和之事?嶽冷秋率池州軍北上,又能立時將陶春從董原麾下拉攏過來,在淮水北岸就有與董原分庭抗禮的實力,董原即使有心與燕胡暗中媾和,又焉能瞞過嶽冷秋的眼睛?燕胡即使不防董原,又豈能不防嶽冷秋?因此必然會在河南給牽制大股兵馬,以分擔淮東在其他戰線上的壓力……”

“孩兒倒是不如父親大人看得透。”胡學長細思片刻,覺得父親說得有理,用嶽冷秋對淮東來說,利大於弊。

“放得下才看得透啊!”胡文穆輕輕一嘆。